腸胃道 搜尋結果:共 1042 筆
-
秋葵妙用 營養師教你自製控糖飲品
全台灣有超過150萬的糖尿病患者,而根據資料統計,有45%患者飲食控制認知錯誤,台灣營養學會營養師鄭師嘉表示,許多糖尿病患者需進行少鹽、少糖、少油等飲食限制,而為了有效控制血糖,試圖依靠飢餓療法等極端方式,不但無法有效控糖,反而容易使血糖範圍飄移、熱量不足造成身體機能失調,坊間也盛傳許多未經證實的控...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2019-11-21 -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
「怎麼吃都還是餓」17歲的李同學即使餐餐正常飲食,還是時常感覺飢餓,加上持續性出現盜汗症狀,自我察覺有異狀,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發現胰臟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及時在第一期早期確診,當時以手術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2019-11-21 -
腹瀉拉警報!「這病毒」好發於秋冬,當心群聚感染
諾羅病毒好發於秋冬季節,近期國內腹瀉就診人次及群聚通報件數,均高於去年同期。群聚事件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由於諾羅病毒傳染力強,且容易引發群聚感染,請民眾應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如有腹瀉情形,待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以後再恢復上班上學,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腹瀉群聚感染增加 36起為校園通報疾管...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2019-11-07 -
家人中風了! 照顧者身心俱疲怎麼辦?
「家人中風怎麼照顧?」、「該辭職嗎,沒薪水怎麼辦?」或「會二度中風嗎?」是許多腦中風患者及其家人心中的惶恐。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陳景寧秘書長指出,家庭成員中風是家庭額外壓力,而照顧者可能因缺少社會資源與照顧資訊,加上可能同時得面臨工作者、母親、女兒等多元角色,覺得恐慌無力。陳景寧表示,新手照顧...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 2019-10-29 -
吃感冒、過敏藥嗜睡? 抗組織胺分三代...快來搞懂!
惱人的過敏、流鼻水症狀,常會讓人擔心「服用抗組織胺會嗜睡嗎?」,衛福部食藥署針對抗織胺藥物表示,抗織胺分三代,每一代都有不同的適應症及副作用,需特別留意。免疫細胞分泌組織胺 對抗外來物侵襲 食藥署指出,抗組織胺主要存在皮下、鼻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腸胃道等處,當人體受到外來物質,例如過敏原、病毒等刺激,...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2019-10-28 -
遇上「旅行者腹瀉」該怎辦? 藥師教你對症用瀉藥
您聽過「德里肚」(Delhi Belly)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藥劑科蘇柏名藥師表示,這是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的俗稱,主要是在旅行時出現腹瀉症狀,日常生活也會發生。腹瀉時會減少養分、水分的吸收效率之外,還可能因腸胃不適影響行動力和心情,有些腹瀉若不即時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9-10-26 -
腸胃鬧脾氣? 合併這幾項危險徵兆快就醫
80歲的蔡婆婆,大約從1年前開始,常常上腹有灼熱感,且餐後腹脹感及體重減輕,因懼怕胃鏡疼痛,不願意接受檢查,僅願意接受藥物治療兩周,症狀持續,胃鏡檢查診斷為早期胃癌,經手術治療後完整切除,術後恢復良好。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肝膽腸胃科趙珂漢醫師表示,僅管消化不良大多為功能性,若合併有危險徵兆建議盡早至腸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2019-10-25 -
不再腹痛、腹脹 腸躁症飲食這樣吃!
有一名36歲的上班族陳小姐,工作壓力大,過去2年經常感到腹痛、腹脹,每週至少發作1次以上,苦不堪言。經診斷為腸躁症,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楊貳翔醫師建議以低FODMAP飲食改善症狀,終於不再腹痛、腹脹,恢復生活品質。腸躁症好發於女性 症狀:腹痛、排便異常腸躁症在台灣盛行率約23%,好發於女性。楊貳翔醫師...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 2019-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