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不當誇耀孩子的反效果(四)
要求孩子來滿足本身需求
每個人基本上都有些愛自己,甚至我們每個人都該學如何愛自己。但是把自戀推到極致,那就是只懂得膚淺地愛自己,又不會愛人。「講得細膩些,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但他人的感受卻不是重點。」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說。某種程度上,他人的存在,在自戀者眼中,只是為了滿足自戀者本身的需要罷了。

如果父母自戀特質的傾向強烈,這樣的父母要求孩子的背後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身為父母的需求。例如,我們常看到,父母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現在要孩子去幫自己完成,來彌補自己的缺憾或自卑,即使孩子沒有意願。或者情節較為嚴重的,像是打罵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甚至到性侵、虐待的程度。

孩子的幸福並非優先考量
在教養手段中,常出現心理貶低與撤回愛的方式,像是透過不斷地貶抑孩子,讓孩子覺得只有聽父母親的話才是對的,唯父母之命是從,方便管理控制;以收回父母對孩子的愛為籌碼,迫使孩子就範,乖乖聽話。有些父母要求孩子,特別是學業與各種才藝表現,是期待自己在親友面前有面子。有些父母強力介入子女的生涯、伴侶選擇,是著眼於自己的長遠利益與社會聲望,孩子的幸福並非優先考量。
 
陳永儀教授進一步指出,如果父母有自戀特質的傾向,他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狀況:
 
狀況一:孩子易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一直無法把幼兒的需求作為優先考量,只知道或只看得見「我自己」想要什麼、需要什麼,無法設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無法健康地經歷「當我有困難時,周圍的人是能幫助我的」,長期缺乏關愛的情況下,長大後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狀況二:孩子也會不斷想成為焦點
「小孩的觀察能力是超乎想像的,爸爸媽媽甚至不用說出口講,從日常生活的相處互動中,小孩就能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比較喜歡自己做什麼?或是自己做什麼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會特別開心。…此外,小孩其實會特別想要取悅自己的爸媽。」陳永儀教授說。如果父母只注重「外在」表現,對孩子的其他需求不屑一顧,孩子很快就會學習到為了要獲得父母的關愛,要不斷爭取表現。
 
代理人偽病症候群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指出,有一種很少見的病症,叫做「代理人偽病症候群」。父母透過蓄意讓子女生病,然後自己照顧孩子的過程中,得到某些心理上的滿足。

父母如何自我覺察?
學習重新認識自己、愛自己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指出,愛自己,說的不單單只是滿足自己某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瞭解、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行為的動機,把自己成長的過程,跟現在連在一起。先健全自我,才懂得愛人。自己的需求,自己懂得滿足,那麼,愛起另一個人來,包括自己的子女,就會讓對方在關係中自在、輕鬆。這個時候的愛,通常是利益雙方的,換句話說,也就是不會再把子女的外在表現,當成是滿足自己的工具。

問題情境:

我的姐姐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她從女兒出生後,幾乎每天每隔一小時就上傳自己孩子的照片、動態或是影片到網路上,可是,她公開描述孩子的形象,跟孩子真實的個性或表現差距似乎很大?!例如,她說自己的孩子天生的個性是天生外交官、很外向活婆、完全不怕生,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幾乎每週日都會見到孩子,孩子非常內向害羞,不會主動叫人,也不愛笑,收了禮物也不會說謝謝,一點都不活潑,跟姐姐向他人描述的好像不是同一個孩子?!

孩子易產生挫敗感
謝麗紅教授強調,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外向有外向的好,文靜也有文靜的好,如果爸爸媽媽覺得孩子過於內向,可以多協助孩子平衡發展,鼓勵與訓練他發展外向的行為,可是,如果一直在外人面前陳述一個與事實不符的形象,孩子知道了容易產生挫敗感:「原來我做不到也無法符合父母的期待?!」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