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不當誇耀孩子的反效果(一)
Trophy Child」的中文意思是指被父母拿來炫耀,滿足父母自我成就感的孩子,然而,炫耀孩子或讚美孩子並不能與鼓勵孩子成長進步畫上等號,若拿捏不當,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想像不到的傷害!

以孩子為傲,錯了嗎? 

問題情境:

一個兩歲半的孩子,只要媽媽帶他出門碰到親朋好友,或是打電話與親朋好友聯絡,他就會搶著不斷地在大家面前重複背誦完整的三字經,或是十幾首唐詩,每次背完,媽媽就會很驕傲地讚美孩子,也樂於聽到別人對孩子的稱讚。
 
剛開始孩子會連著背誦一次、二次,親朋好友們也會基於社交禮貌給與孩子鼓勵與回應,對著孩子說「很厲害!」沒想到背完不到五分鐘,孩子又拉著大家聽他從頭到尾背誦第三次、第四次一樣的東西(同樣完整的三字經,以及十幾首唐詩)。
 
即使這個時候現場的其他人已經有些尷尬,媽媽仍陶醉在自己孩子的表現中,又繼續稱讚孩子,結果,三分鐘後孩子又展開重複一樣的行為,要求現場的人中斷原本的事務與話題,拉著大家聽他背第五次、第六次的三字經,以及十幾首唐詩……
 
 
孩子為何如此「渴望」得到稱讚?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心理學教授、美國紐約州臨床心理師陳永儀指出,上述情境中,年紀還那麼小的孩子,一直要所有人都要聽他重複背五次、六次一模一樣的東西?甚至還無法停下來?
 
其實,這樣的行為顯示出孩子「非常渴望」媽媽跟外人的稱讚,人往往只會對自己無法時常得到的東西,會產生強烈的渴望,因此,媽媽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平常在家與孩子相處的時候,孩子做其他事情,媽媽都很少給與正面的回饋與反應,唯獨在孩子拼命背誦,或是在外人面前表現,聽到其他人也誇讚自己孩子那麼小就會背完整的三字經,以及十幾首唐詩的時候,媽媽才會感覺驕傲,覺得孩子特別優秀,才給予稱讚?

孩子真正的價值是否被看見
如果孩子小的時候是這樣,那麼是不是等到年紀再大一點,進到學校念書了,家長也只會在孩子拿到運動比賽第一名、朗誦詩歌第一名的時候,才會對孩子說:「你好厲害唷!」?甚至要求孩子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表演,「來!來!來!快告訴叔叔阿姨們,你之前拿過多少獎?」、「來!來!來!朗誦一遍上次你得獎的內容給叔叔阿姨們聽!」

「爸媽的愛,有條件? 」
久而久之,孩子會認定:「我存在的價值只等於這些外在的、優秀的表現。」陳永儀教授強調,這還不是間接地讓孩子感受到妳喜歡他做什麼,而是『直接地、赤裸裸地』把妳的價值觀塞給孩子,逼迫(force)他接受!同時,更是明明白白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是有條件的!」
 
人的價值不等於外在表現
陳永儀教授與我們分享,心理學是從哲學演變來的,「人的價值」常常也是被討論的議題,事實上,人活著本身就是價值,不管孩子做什麼、表現得如何,只要他活著,爸媽就愛著他,今天孩子做了不合宜的行為,爸媽會教他,告訴他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但是,爸媽還是深愛著他。

情緒智商包含「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
所謂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包括了四項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的情緒、解讀他人情緒、以及情緒管理。陳永儀教授指出,在上述情境中提及「現場的其他人已經有些尷尬,但是只要媽媽又稱讚他,5分鐘後,孩子又會重複一樣的行為,要求現場的人中斷原本的事務或話題,聽他背第5次、第5次?! 」
 
表示孩子完全讀不到別人的感受,或許是因為孩子的年紀還小,可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媽媽也應該感受到「現場的其他人已經有些尷尬」,應適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告訴孩子叔叔阿姨們正在討論或是做些什麼,要能夠引導孩子學習,讓他知道不可以隨心所欲就打斷他人的活動,若是每一次在外面都任由相同情況重複發生,孩子很難學會解讀他人情緒的技能。

勿忽略培養人際互動的技巧與特質
謝麗紅教授表示,爸爸媽媽與其只著重誇耀孩子或是要求孩子學習可以向人表演的才藝或表現,不妨試著多培養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讓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相處,協助孩子去練習有助於人際互動的技巧或特質,因為當孩子漸漸長大,進入團體生活,如何擁有受歡迎的人際特質與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對孩子相當重要,通常只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而無法學會觀察他人反應、傾聽他人的人,很難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