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不直的腰桿 惱人的下背痛
下背痛是很常見的毛病,幾乎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下背痛的經驗。幸好大部分的下背痛都是因用力不當或姿勢不良造成輕微的背肌扭傷及韌帶挫傷的疼痛,其預後良好,甚至不需治療,多可在一至兩星期內康復。但對於因下背痛而求診的原因中,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及好發年齡的變化來看,則大都是因椎間盤病變(移位及脫出)引起的,小部分是椎骨關節炎、椎骨壓迫性骨折和椎間管狹小;另有小於百分之一的機會是原發性或轉移性腫瘤、感染或僵直性脊椎炎;還有約百分之二是其他內臟疾病引起的,如腹部主動脈瘤、腎結石或骨盆腔炎等。


每兩個腰椎椎骨之間都有一個由纖維環內包髓核構成的椎間盤。日常動態活動或歲月會造成纖維環漸進性退化破裂產生移位,並可能或未伴隨髓核脫出,而移位及脫出壓迫到椎骨管內的硬膜會造成單側或雙側腰、臀及腿的散在性疼痛,並伴隨背肌韌帶攣痛發炎及非關節炎特性的腰部動作限制。若壓迫到神經根外的硬膜鞘便產生下肢特定區域的疼痛(坐骨神經痛便是一例),隨著壓迫壓力的加大下肢就會出現針刺或麻木感,甚至無力的現象(即神經根病變)。最後,椎間盤周圍腰椎椎骨發生骨質增生,即所謂腰椎X光上所見的「骨刺」或腰椎退化。事實上,「骨刺」或腰椎退化並非是下背痛的成因,也常造成不正確的就醫及不合理的治療。


治療上,針對疼痛常給予消炎止痛劑及肌肉鬆弛劑,這雖對背肌韌帶的攣痛發炎會有所助益,但對椎間盤病變產生的疼痛則改善有限,而一些消炎止痛劑更有腸胃及腎功能的副作用。對此,復健治療可提供更正面的療效。首先,復建科醫師由詳細的問診及理學檢查評估下背痛原因,佐以腰椎X光檢查來排除少見且具危險性的病因,然後依主要病變組織施與必要的復健處方,包括:各種背架以避免不當的日常動態活動;深淺不同的熱療和電療可適度修護病變組織改善疼痛;腰椎牽引以減輕病變椎間盤對硬膜、硬膜鞘及神經根壓迫的壓力,可改善痛麻症狀;運動療法以維持正確的日常下背動態活動,避免傷害。


造成下背痛的病因種類繁多,如果一味只求止痛,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因此,對下背痛的認識與防治概念,一般人均應有正確的了解,更應對所患下背痛的病因及病變有進一步的認識,才能正確的就醫、合理的治療,早日脫離下背痛的陰影。找出正確的病因才是治療下背痛的首要之務!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