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遲緩兒 小一顱顏患童成畫畫天才
手拿筆法成熟的圖畫,就讀國小一年級普通班的小碩,口齒清晰地介紹著自己每一幅畫作,活潑的個性與靈活的反應,完全看不出他從小是個顎裂患童,更曾因太晚進行顎裂手術而無法清楚言語、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幼稚園時期甚至被診斷為「遲緩兒」。
 
小碩自小左右臉嚴重不對稱,並患有顎裂,因為家裡經濟狀況不好,原本應在9-12個月進行的顎裂縫合手術,小碩卻2歲半才接受開刀修復;術後的他並沒有就此擺脫命運的玩笑,一直到就讀幼稚園,小碩仍無法清楚說話,只有「媽媽」是唯一發音最清楚的字彙,又因頭顱癒合過早,肢體協調出現障礙,生活很難自理,領有「輕度智能障礙手冊」。
 
幼稚園中班後,小碩透過幼稚園老師以及年齡較大的同學親自帶領,一步一步學習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配合持續的語言治療,經過中班、大班的密集訓練,現在國小一年級的小碩,不但與正常孩童無異,在班上成績名列前茅,愛畫畫的他,更在今年以繪畫創作拿下「SO GOOD好小孩少年楷模」獎項,從一位溝通和行為能力有障礙的遲緩兒,成為一位活潑聰明的模範生。
 
在台灣約3萬名顱顏患者中,像小碩這樣身處貧困家庭的顱顏患童,佔約15-20%;對他們而言,連上幼稚園都是種奢望,更有許多從小缺乏教育資源的患童,因發音不全、自信心不足,又沒有接受幼稚園內團體溝通的刺激,造成他們容易成為無法說話的「遲緩兒」。
 
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今天表示,幫助顱顏患童,只提供手術醫療補助是不夠的!還要協助孩子擁有語言溝通及自理能力,讓孩子與同儕一樣學習,才能改變他們的人生。
 
為幫助這15%身處經濟貧困家庭的顱顏患童,補助幼兒園、小學課後輔導,以及青年獎助學金,基金會需募集600萬元助學金,民眾可上募集活動網頁www.nncf.org/gotoschool,進一步了解這群顱顏患童的人生故事,並幫忙分享與捐款,幫助顱顏患童與正常小孩一樣安心上學!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