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寶寶的營養夠嗎? 3階段吃素原則(下)
階段2、幼兒時期1~3歲
素食食物多以高纖低熱量(low-caloricdensity)為主,對於爸比媽咪來說,可能獲得較多的好處,但是對於小孩卻可能是壞處。因為吃了素食較容易產生飽足感,但是小小孩需要較高的熱量來提供生長發育,可能造成卡路里量攝取不足,尤其是幼童胃容量較小,這樣的情況更加明顯。
 
奶蛋素寶寶可以多補充一些乳製品,提供很好的熱量,也能提供蛋白質以及鈣、鉀、鎂…等礦物元素的來源。此外,2歲以下的寶寶因為熱量需要,不應限制油脂類的攝取,因此,不建議使用低脂奶類為奶類來源;2歲以上就建議提高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五彩顏色引起食慾
在幼兒階段的孩子需要視覺刺激來促進食慾,以多種顏色的蔬果搭配造型可愛的餐具,都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藍玉芬營養師提醒,1~3歲孩子的牙口仍處於發育階段,爸比媽咪應注意食物必須適合孩子的咀嚼與吞嚥能力。
 
另外,歡樂的用餐氣氛則會讓孩子喜歡並滿心期待著每餐的進食。而以身作則也是很重要的,爸比媽咪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飲食喜好,尤其是大人的挑食行為避免出現在餐桌上。
 
階段3、學齡前4~6歲
學齡前階段的孩子,除了生長所需之外,因為肢體發展逐漸成熟,能夠從事的活動變多,活動增大,但是胃容量還算是很小,素食寶寶很容易吃一下就飽了,藍玉芬營養師建議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正餐加上點心,來增加熱量的補充。
 
許慶俊醫師則是指出,多吃幾餐點心是不錯的建議,除了三餐之外,還可以吃3次的點心,才能維持較足夠的熱量,尤其是熱量較高的食物,比如是豆莢、黃豆、全穀麵包、添加營養的玉米片、土司抹花生醬、芝麻、杏仁、腰果、酪梨…等。
 
正餐之中添加油脂
爸比媽咪可能會因擔心孩子的熱量不夠,而給予許多烘培食品,像是麵包、蛋糕…等精緻食品,這類食品的熱量很高,但是營養素卻很低,還含有大量可能會讓有些孩子引發氣喘的反式脂肪酸。油脂好壞父母也要慎選,飽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也會增加血脂肪及帶來心血管相關問題,然而,好的油脂(如Omega-3)是腦部發育必需的營養來源。
 
藍玉芬營養師表示,除了按時進食正餐之外,因應幼童胃容積小,在正餐之外加入餐間點心,如奶類、水果類、堅果類等,應該就不會特別有營養不夠的現象,不僅是總熱量部分要考慮,其他各類營養素還是都要達到需求量,才能應付嬰幼兒急速生長的需要。
 
素食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衛生署建議的每日飲食原則包含六大類,少了動物性食物來源的素食寶寶,攝取的營養就比較少,而且某些營養素從動物性食物的含量較高。通常素食寶寶容易缺乏哪些營養素呢?該如何從素食之中來補充呢?
 
1.蛋白質
植物蛋白質和動物蛋白質的主要差別在於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身體必須靠這些必需氨基酸來提供身體組織的修復和生長,但是又無法自行合成,因此以食物之中獲取。動物蛋白質被稱作優質蛋白質,是因為裡面含有完整的9種必需氨基酸。植物蛋白質通常比較不完整,可能會缺1、2種。所以,對於素食寶寶來說,比較好的作法是補充奶、蛋類,或是多使用黃豆類食品(包括:豆腐、豆漿及豆奶)以及其他高蛋白質的食物。
 
黃豆是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但是甲硫胺酸(methionine)較少,尤其對於正處於快速發育中的2歲以下素食寶寶而言,恐怕其蛋白質含量還是相對不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應增加素食食材的多樣性,利用蛋白質互補性來解決必須胺基酸不足的問題。
 
許慶俊醫師以穀類來說明:穀類比較缺乏離氨酸(lysine),卻含有大量甲硫胺酸,正好可以與豆類互補,以提高混合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通常混合複合性的蛋白質不一定要在同一餐內同時補充,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餐點裡面分次食用。
 
另一方面,動物性蛋白質除了營養成份比較完整之外,也是比較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可以用率達大約90%以上,豆類蛋白質的可利用率大概也有80~90%,但是,其它植物性蛋白質,像是穀類的可利用率就比較低,大概只有70~90%。
 
2.脂肪
素食含有豐富的Omega-6脂肪酸,但是較少的Omega-3的脂肪酸。Omega-3脂肪酸包括Alpha-LinolenicAcid(ALA)在體內可以轉換成EicosapentaenoicAcid(EPA)andDocosahexaenoicAcid(DHA),有助於幼兒的眼睛和腦部發育以及心血管健康。如果素食寶寶在飲食中不含蛋類、海藻類,可能就要攝取較大量的亞麻籽、胡桃、菜籽油以及黃豆…等食物來補充。
 
不過,藍玉芬營養師提醒,0~5歲的孩子對於堅果類的攝取要考慮到是否會過敏以及咀嚼與吞嚥的能力是否足夠。假如孩子仍處於吃副食品的階段,爸比媽咪則應該對於食材質地大小進行調整,可以利用芝麻糊或是將堅果磨成粉狀,直接沖泡或是加入湯品之中煮軟,都是可調整的方法。
 
維生素D
維生素D對於腸道鈣、磷的吸收以及骨頭的生成也很重要。除了與飲食有關,適當的陽光照射對維生素D的製造及活性也是很重要的。臺灣日照充足,每天帶寶寶照射20~30分鐘的陽光,身體即可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素食寶寶有可能因為維生素D攝取不足而引起佝僂病(rickets)或軟骨病(osteomalacia)。
 
詳細全文請參考2013年3月號No.274【BabyLife育兒生活雜誌】
 
許慶俊
現任: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臨床助理教師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實習醫師、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藍玉芬
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
學歷: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
經歷:三軍總醫院基隆分院營養師、臺北市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營養師
 
*更多內容請參考:【BabyLife育兒生活】2013年3月號。http://www.mababy.com/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