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大附醫神外權威劉榮東談水腦症治療策略

即使「水腦症」的治療方式已有四、五十年歷史,各種手術方式也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是用在水腦症手術將腦脊髓液「引流」的醫療器材,卻是日新月異。尤其是以往得在腦部植入「閥門儲存囊」。自從「腰椎腹腔引流手術的器材」問市後,不僅減少腦部手術的風險,患者術後的疼痛也降低不少,目前逐漸成為水腦症的主流手術治療策略。

神經外科權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劉榮東表示,「水腦症」是指腦脊髓液不正常的堆積在腦部,腦室組織大約以每三分鐘分泌1cc的速度在分泌腦脊髓液,正常的成年人每天大約生產450至500cc的腦脊髓液。一旦腦脊髓液產生太多或吸收太慢,甚至受到阻塞,就會因為過多的腦脊髓液在與腦組織「競爭」空間,而造成壓迫,以至於罹患水腦症的患者出現頭痛、下肢無力,嚴重者還會出現意識昏迷、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劉榮東指出,水腦症分為阻塞性水腦症與交通性水腦症兩大類。先來看阻塞性水腦症,由於腦脊髓液的輸送路徑是從側腦室到第3腦室、大腦導水管、第4腦室、脊椎,再往上走到大腦表面吸收腦脊髓液,只要任何一個環節被阻塞,就會出現上述的症狀。而交通性水腦症則是因為腦脊髓液吸收不良,造成的沈積問題。

他強調,造成阻塞性水腦症的原因,包括先天性或腫瘤所導致。交通性水腦症就不同,它是屬於非阻塞性水腦症,也就是當體內不能正常吸收腦脊髓液時,才會導致腦脊髓液在腦內不斷聚積,對腦組織造成壓力與損害。

交通性水腦症不會突然發生,而是一點一點的發生,它的症狀也較緩慢出現,常見的症狀包括下肢無力、大小便控制不住、認知能力減弱,多半以年長者居多。

劉榮東說,要解決阻塞性水腦症,就得先消除阻塞的原因,例如是腫瘤造成,就要將腫瘤切除。如果是先天性的問題,可以藉由「腦室腹腔引流手術」,也就是從腦室做一個引流管接到腹腔,因為腹腔有一個大的區域可以吸收腦脊髓液,由人體自然吸收,以避免腦脊髓液的流失,造成人體的損傷。

另外亦可在第3腦室底部打一個洞,再引流到基底池,但是它必須有一個條件,就是阻塞的位置得在第3腦室以上才可以做這項手術。

如果是屬於交通性水腦症,劉榮東說,因為它並非是阻塞造成,處理的方式就是將多餘的腦脊髓液引流,也就是藉由植入「引流器」將過剩的腦脊髓液排放至身體其他部位。

做法是先將一根導管插入腦室中,它可從腦室排放腦脊髓液,或從腰椎排放至腹腔,但是前者需將一支導管植入腦室內,再連接一閥門儲存囊,經由耳後的頭皮下穿過胸壁到腹腔,不僅得剔掉頭髮,較不美觀,因為它的路徑長(從腦室到腹腔),風險也比較高,約1至2%會有腦部出血,進而傷害到腦神經。

目前最新的引流手術是「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它的安全性遠高於腦室腹腔引流系統,相較於以手術將閥門儲存囊植入腦部,在術後得住院2至3天,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在術後隔天即可下床,病患的舒適度也較大。

劉榮東指出,由於每個人的腦壓不同,醫師無法事先知道,如果使用的是「固定式」的壓力引流導管,一旦發現患者的腦壓升高,必須再次開刀更換導管,風險自然比較高。

而新型的「可調式引流閥」具有五段壓力控制,手術後如果發生引流過多或太少,只要以程式設定器從體外來調整,設定新的壓力即可,不需要再度手術。目前包括腦室引流或腰椎腹腔引流都具備這種可調式引流閥設計,惟目前健保沒有給付

劉榮東強調,水腦症無法完全藉由影像來判斷,建議尋求神經外科醫師診斷,並考量以風險最小的手術方式治療,對於患者預後的效果較為理想。


資料來源: 經濟日報/王慰祖報導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