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模糊眼茫茫 小心是肺癌前兆

  張媽媽,65歲,平日無抽菸習慣,生活習慣良好,但近三個月,總覺得自己胸口悶悶作痛,看東西也變得模模糊糊的,剛開始她誤以為是老花眼,不以為意,但後來頻頻出現頭暈的症狀,在家人勸說下婦人至醫院檢查。

 
  張媽媽到醫院後在醫院義工協助下,掛進神經科,腦部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兩個一公分大小的腫瘤,醫師建議張媽媽住院,但在住院的例行胸部X光檢查後卻發現肺部也有異常陰影,一系列檢查與切片後,這才發現張媽媽罹患晚期肺癌,並已出現癌細胞轉移的現象,經由胸腔科醫師解說後,張媽媽及家屬才了解這三個月,視力模糊及身體所發出的不適感,是由於肺癌所引起的症狀。

  中山醫學院附設醫院胸腔內科曹世明醫師用此案例說明,早期肺癌的症狀較不明顯,即使有了症狀也會當一般感冒來治療,而延誤了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肺部氣管沒有痛覺神經,加上腫瘤躲藏在臟器裡,摸不到也看不到,腫瘤如果沒有侵犯到氣管,病人就不會有咳嗽或咳血的症狀,如果沒有侵犯到胸腔肋膜,病人就不會有胸痛的感覺,一旦病人因為咳血或胸痛到門診時,病灶常常已經大到侵犯氣管或週邊組織,以致肺癌很難早期發現,發現時都已經是晚期肺癌。在台灣,能夠早期發現的肺癌最多二成,其他都已進入三、四期,甚至發生轉移了,而這也是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曹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發生率近三十年來增加近八倍之多,台灣一年因肺癌而死亡的人數近7千人,也就是說,一天將近有20人死於肺癌。抽煙一直被認為是導致肺癌的頭號兇手,不過從很多臨床研究顯示,包括二手煙、環境毒物(如空氣中有害物質)、職場災害(石綿廠等有機物)等等,都是造成肺癌發生的原因。然而,至少有四成的人是找不出任何原因,讓他們導致肺癌,而且研究顯示,這類人在亞洲的比例,明顯高於歐美國家,形成一個特殊的肺癌分布現象--「不抽菸也可能得肺癌」。

  肺癌的症狀大致上可區分為「胸部症狀」、「胸部以外的症狀」及「非特異性的症狀」,胸部症狀包含持續性咳嗽、不明的胸部疼痛、痰中帶血、呼吸會喘、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症狀;胸部以外的症狀,是由於腫瘤轉移的緣故,常出現不同的症狀,若腫瘤轉移至腦部會造成頭痛、視力模糊、嘔吐等症狀,若轉移至骨頭則會出現骨頭疼痛或骨折;非特異性的症狀則包含食慾不振、體重莫名下降、易疲憊、肢體無力等。

  以上述張媽媽的案例來說,因忽視肺癌的前兆,而錯失了早期開刀治療的機會,但是曹醫師表示,肺癌治療已露曙光,肺癌晚期的治療方式以化學治療或標靶藥物為主,放射線療法為輔,雖然許多病患對於化學治療深感畏懼,擔心產生的副作用,其實副作用的嚴重程度會依據化療藥物的種類、劑量以及病患身體的反應而有所不同,再加上近幾年隨著藥物醫學的進展,新一代的化療藥物因作用機轉和傳統化療藥物不同,對細胞的傷害也相對減少,其副作用也明顯緩和許多。曹醫師指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式,以含鉑藥物如順鉑(Cisplatin)加上其他化療藥物合併使用為主,如Gemcitabine、Docetaxel、Paclitaxel、Vinorelbine、及目前健保給付於肺腺癌的Pemetrexed等,特別是新一代化療藥物對於肺腺癌患者,在降低病患於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與延緩其存活期有顯著的幫助。

  肺癌病友與家屬應抱持正面積極的治療態度,許多中、晚期患者經過治療後,對化療藥物的副作用已減少許多,患者千萬不要放棄治療的機會,只要聽取專業醫師的建議及治療計劃下,肺癌患者都有機會抗癌成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