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因子「腸」危機 青壯年成腸癌新族群

近年來由於國內飲食的西化,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也逐年攀升。儘管近年來診斷與手術治療方法不斷改進,但仍未顯著地增加病人的存活率,主要原因為晚期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其術後狀況仍然相當差,若有其他遠處器官的轉移,如肝臟、肺臟,其五年存活率則下降到一成以下,因此唯有早期診斷才能有效地介入治療進而降低病患死亡率。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主任表示,多數癌症病患通常是已經出現臨床症狀,至醫院求診後才經由醫師診斷出來,因而造成大多數癌症病患無法在早期被發現而延誤治療時機。因此,若能在腫瘤形成初期,而病患仍未出現臨床症狀時,藉由偵測與癌症相關的分子標記, 將可以大幅提升癌症早期診斷的機率。所謂癌症分子標記的偵測乃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來偵測腫瘤細胞相關的檢體,其採樣與腫瘤有密切關聯,譬如血液、腹水、尿液等與腫瘤所在位置相關聯的人體組織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皆能作為偵測癌症分子標記的檢體,與欲偵測為何種腫瘤細胞而定。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秘書長王照元教授指出,癌細胞是存在於患者的血液循環之中、具有腫瘤組織生化特性的癌症細胞,藉由一般周邊血液的檢查即可以偵測到血液循環中的癌細胞。原因在於癌症早期或腫瘤很小時,癌細胞就可能會散佈到血流或淋巴系統中,再加上血液檢體容易採集,因此利用週邊血液為檢體,來偵測患者血液中的循環性癌細胞所表現的分子標記,可作為癌症早期診斷的依據。此項技術不僅採檢容易,又可以精確診斷大小約0.2公分的早期腫瘤,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之效,進而提升癌症的治癒率。

近年來,台灣有許多分子生物學專家與臨床醫學從事者共同合作,開發適用於臨床癌症早期診斷之分子標記基因晶片檢測工具。其中王照元教授與林綉茹教授共同發明之大腸直腸癌基因診斷群更已取得台灣、日本及美國專利,而輔英科大附院林綉茹教授研發之晶片平台技術更於民國100年取得台灣、日本、德國和中國大陸四國專利。

王照元秘書長也補充說明,癌症分子標記與生物晶片的臨床應用的重要性與未來性呈現出多樣性,如:(一)彌補傳統之生化腫瘤標記之靈敏度與特異性;(二)輔助目前傳統病理切片染色方法不易發現微小轉移癌細胞(三)探討腫瘤的惡化程度,作為日後患者預後與復發情形的評估,並作為將來選擇治療藥物的參考;(四)作為病患是否該進一步接受化學治療或其他輔助治療的參考;(五)提供患者家屬進一步追蹤是否有遺傳性基因,達到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的效果。(六)對於病患經過治療後評估治療成效,並預測是否為復發或轉移之高危險族群。

王輝明理事長也呼籲到,即使癌症分子偵測技術有突破性的發展。但近年來的臨床經驗也顯現罹患大腸直腸癌年齡層逐年的下降,這與過去多數人認知癌症為老年疾病的觀念有極大的顛覆。除了飲食習慣的改變,生活作息不正常,食品添加物或是長期環境變異造成的農牧業隱藏的危險因子增加,無形之中都增加罹癌的機會,不僅是在大腸直腸癌,在各項癌症的病因中,也有相關的學術研究。因此養成定期的健康檢查與規律的運動、飲食習慣,才是腸保健康之道。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