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恐遭塑化劑污染 專家籲速禁PVC醫療用品
塑化劑事件讓人餘悸猶存,不過,民眾仍然暴露於塑毒危機,PVC醫療用品竟然直接進入人體血液!環保團體與江守山醫師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批評衛生署放任醫院使用含有大量塑化劑的PVC醫療用品,讓六萬多名洗腎患者身陷塑化劑的危害中。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北辦公室主任李怡蒨指出,塑化劑事件發生後,環保署將七種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列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衛生署則比照歐盟,訂定其中五種塑化劑的每日耐受量「參考值」(每公斤體重為0.05mg),卻並未跟據參考值,來管制塑化劑(尤其是DEHP)在醫療用品上的使用。
 
江守山指出,PVC醫療用品不僅有塑化劑溶出的風險,且部分藥品的使用說明中,已經明確建議不要使用PVC醫材裝盛與輸送藥劑。例如,含脂質的全靜脈營養劑以及某些抗癌用藥,因為這類藥物可能促進塑化劑的溶出。
 
令人憂心的是,2010年我國重大傷病人數達到87萬人,這些人屬於塑毒暴露風險的高危險群,其中包括6萬6000多名洗腎患者,每洗腎一次,DEHP暴露劑量即達到美國腸道外暴露耐受量的0.6倍,甚至達我國每日耐受量的7.2倍。
 
至於體重極低的早產兒也恐怕遭塑化劑污染。江守山指出,這些早產兒常因吸允能力不佳,而需要腸胃管餵食,以致於暴露於DEHP的劑量超出美國口服或腸道暴露耐受量的3.5倍。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黃淑德表示,許多PVC醫療軟袋、軟管、容器,在外包裝上根本沒有清楚標示或沒有標示,就醫民眾根本無從知道自己正暴露於塑毒風險!
 
與會人士於記者會上呼籲,衛生署應該要求醫療用品清楚標示材質及是否含有塑化劑,且應該讓民眾能夠清楚辨識;針對DEHP暴露量可能超出每日耐受量的醫療程序下,找出成熟安全替代品,儘速禁用PVC醫療用品。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