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齡下降 患病非富人及老人專利
隨著生活型態、飲食習慣的變化,糖尿病早已不再是低勞動量的白領階級專利的「富人病」,也非老年人專屬。糖尿病罹患年齡層下降,目前2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類型大多轉為大人型(第二型)糖尿病;原本認知上勞動量大的勞工族群,因為飲食的富足,患病率已跟白領階級並駕齊驅,罹患糖尿病不再是特定族群的專利。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表示,目前2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的發病類型,已從原本多發生在年輕族群上的第一型糖尿病,轉變成常見於成年人的第二型糖尿病。而現代不論任何社會階層的人,飲食都非常充足,又因白領階級較有意識和時間保持運動習慣,糖尿病已不再是原本認知上的「富人病」,患者遍及各年齡層與社會族群。
 
雖然糖尿病罹病族群擴大,但因為民間團體持續推動關懷活動,讓台灣糖尿病的罹病率十年來保持在1.1%,沒有明顯增加,死亡率也從民國94年的每十萬人口46.2人,下降到民國100年39.2人。依健保資料顯示,糖尿病人存活到60-79歲及80歲以上者各佔20%,戴東原董事長表示,只要控制得宜,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狀況能與一般人相同。
 
適逢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成立15週年,跟糖尿病共存50年的楊醫師出面說明,13歲時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在患病的前37年,他都不願在人前告知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後因為科技進步,打胰島素、檢驗血糖這些每天必備的動作只需自己在家簡易地進行,楊醫師試著從仇視、畏懼的心態,轉變成將糖尿病視為生活的一部分,並跟他做朋友。楊醫師建議,不要把身體健康交給醫師,要交給自己,即便糖尿病是種無法痊癒的疾病,但這樣的正面心態能讓病情持續且穩定地被控制。
 
在台灣20-79歲人口中,約有140萬糖尿病患,糖尿病如果及早發現並控制良好,可以減少40-60%的合併症。戴東原董事長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的目地就是及早幫助潛藏的糖尿病患者,藉由宣導教育,協助糖尿病患自我照護的能力,改善他們的控制成效,也能因此減少佔健保總支出高達22%的醫療負擔。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