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新型外用藥膏讓治療不再「類」

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路徑,成為當前的治療趨勢,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睽違20年核准了新一代非類固醇外用藥膏的使用,有效降低副作用。

一名年約30歲科技業男性,自小即為過敏體質,每當運動完流汗皮膚總會紅、腫、養難耐,一直以為是汗疹,直到國中時期發現每到季節變換,或接觸到灰塵、塵螨時症狀都會加重,才確診輕度異位性皮膚炎。而在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之下,又陸續出現胃痙攣、額頭皮膚變薄等惱人副作用,使他曾經自行斷然停藥,卻反陷入反覆發作、皮膚搔癢的輪迴中,期待未來能藉由新一代外用藥膏,解決困擾已久的副作用問題。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邱先生長期使用類固醇出現額頭皮膚變薄情形

類固醇成效佳 可惜治療順從性不佳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疾病,病人終其一生必須與疾病為伍,但研究卻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八週後,只有三成病友持續用藥。

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指出,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是導致多數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治療順從性不佳的主因,而一份跨國研究指出,採用類固醇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而引發的類固醇恐懼症,台灣位居世界第三。部分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後,可能造成皮膚變薄或萎縮等副作用,也會進而讓其他病友或照顧者感到不安,而這樣的恐懼,有高機率讓病友擅自停藥或減藥,不利病情控制。

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秘書長丁淑敏則表示,多年前醫師要為兒子開立類固醇類藥物時,雖進行了詳細衛教,但仍讓身為媽媽的她卻步,在「接受治療」與「面對副作用」之間拉扯。丁淑敏秘書長說,甚至有病友在經歷類固醇副作用後拒絕擦藥,並採用民俗療法,反而讓異位性皮膚炎失控。因此,協會也持續致力於推廣疾病衛教與用藥認知,也相當期待能有可以安心長期治療的新武器。

▲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朱家瑜醫師分享,睽違二十年才出現的新型非類固醇外用藥膏PDE-4抑制劑,成為輕中度異膚患者長期治療新選擇。

暌違二十年 外用藥膏終於有新選擇

傳統非類固醇的外用藥膏雖可降低長期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同時也有療效較差,可能引起皮膚灼熱或搔癢等副作用。隨著醫學進步,對免疫機制研究越來越透徹,也發現異位性皮膚炎是起因於體內免疫功能失調,以及先天皮膚屏障異常。患者皮膚當中的磷酸二酯酶-4(PDE-4)若過度活化,將導致發炎物質產生,導致患者陷入「發癢、搔抓、皮膚發炎」的惡性循環。因此,抑制異位性皮膚炎的免疫路徑,成為當前的治療趨勢。

在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在今年核准了非類固醇外用藥膏PDE-4抑制劑,可適用於年齡3個月以上的輕度及中度患者,而最新的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也指出,研究證實,經過28天治療後可改善發炎程度,也有機會讓皮疹消退,達到長期且安全治療的功能。

提升醫病溝通 兼顧治療安全性及有效性

要如何才能避免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呢?臺大醫院小兒部特聘教授江伯倫指出,第一步要做好「治療性衛教」,在診間落實疾病教育,提高病人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正確認知,讓病友了解如何避免刺激物和過敏原,也持續強調治療配合度對於疾病控制的幫助,病友治療順從性提高了,也能幫助改善疾病的嚴重程度。

朱家瑜醫師與江伯倫醫師也共同對病友信心喊話,隨著新治療武器的加入,相信可改善治療成效,因此,建議對類固醇類藥物耐受性不佳、或是擔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的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在考量治療安全性與有效性之下,可與醫師討論更合適的新型非類固醇治療藥物,提升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