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感染者餘命與常人無異 但慢性病恐提早十年上身

(由左至右)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鄭舒倖醫師、年度愛滋衛教大使光哥、女神下午茶、霖霖、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醫師

自愛滋藥物治療革新與廣泛使用,感染者的健康狀態及平均壽命早與一般人無異,已開發國家的愛滋感染人口正面臨高齡化趨勢。國外研究顯示,愛滋感染者相較一般人恐提早「10年」面對老化、慢性疾病與共病等健康問題。2016年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0歲以上感染者占約17%,但10年之後的2026年,超過3成以上、破萬名感染者將面臨老化議題與慢性共病的挑戰,如何提早做好準備?

10年後台灣破萬名感染者恐面臨「八大慢性共病」纏身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教研部主任暨感染科鄭舒倖醫師表示,在醫界、民間團體與感染者的共同努力下,台灣已連續3年新診斷個案數每年下降12-20%。同時,目前臨床治療趨勢推行「及早診斷、即時治療」,感染者一經確診,即於確診當日或確診7日內接受治療,使得穩定服藥控制的病人已高達95%病毒偵測不到,維持「U=U」。台灣成為亞洲國家中第一個於2020年底達成「90-92-95」優異成績國家。

隨著感染者健康狀況與平均壽命獲得改善,愛滋老化的健康問題逐漸受到重視。亞東紀念醫院感染科主任楊家瑞指出,現今50歲以上年長感染者共計2,845人,僅占總感染人口7%。然而,目前35-49歲感染者將於10年內陸續步入50歲關口,估計超過3成以上、近1.4萬愛滋感染者,將面臨「早期老化」健康問題。

因疾病本質長期處於的慢性發炎過程,導致感染者與一般人相比,將提早10年面臨八大慢性病與共病,包含代謝性疾病、心肌血管疾病、肺病、骨質疏鬆、慢性腎病、慢性肝病、神經學方面等健康危害。國外研究觀察也顯示,在愛滋本身與共病的相互作用下,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重症風險較一般健康人來的高;長時間的防疫隔離也加重心理支持系統相對薄弱的年長感染者內心壓力、孤獨與負面情緒,也對穩定服藥、固定回診影響甚劇。

新冠疫情另類受災戶 擔憂感染身分曝光

鄭舒倖醫師表示,5月中旬台灣進入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幾乎全台灣的感染科醫師都忙於新冠疫情控制,雙北地區醫院也縮減感染科夜間門診,使得白天有工作在身的感染者深感不便。同時,因「健保卡」足跡追蹤功能擴充,讓用藥紀錄登載於健保卡上的感染者返診感到無所遁形,擔憂外界異樣眼光。不過鄭舒倖醫師補充,在各大醫院入口處的插卡,事實上僅會顯示是否於14天內出國、從哪一國回來等,並不會顯示病例、用藥。

雖然健保政策規劃遠距醫療、視訊看診等服務,但繁瑣的規定與操作對於一般民眾已非易事,對年長感染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一旦染疫,感染者雙重感染身分也變得十分敏感,「感染足跡曝光」又恐受到大眾放大審視與獵巫,多重因素使然,皆使愛滋感染者承載沉重壓力。

老化共病成感染者隱憂 呼籲與醫師主動溝通、掌握自身健康

楊家瑞醫師補充說明,近期臨床上發現近1至2成感染者規律回診、穩定服藥情況出現波動,有些個案與個管師的溝通也就此中斷,甚至因此造成伺機性感染而須住院治療,一再凸顯「穩定服藥治療」、「固定回診」、「與醫療團隊主動溝通」的重要性。現今9成以上感染者仍為50歲以下壯年,尚未察覺自我健康的重要性;較多60歲以上資深感染者,因早期藥物影響會留意代謝性健康問題,但整體來說,與醫師主動溝通的積極度、自身健康的全面掌握度仍待加強,尤其「愛滋加速老化的健康問題」易使得感染者面對許多突發性感染受到艱鉅的健康挑戰。

邁入「U=U」世代,鄭舒倖醫師與楊家瑞醫師提醒呼籲,對抗愛滋、與「愛」和平共存是長期作戰,愛滋感染不再只是專注於「病毒本身」,更多跨科別及照護團隊的全面介入,涵蓋病患身體、心理健康,並給予最適合個人的治療與建議,走向「以人為本」的全人照護。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