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痛 ~ 手術後遺症

筋肉酸痛不是病,但卻是非常普遍且令人相當苦惱的症狀,病因可能來自單純的姿勢不良、運動損傷、手術後遺症、甚至是內科疾病導致的併發症,或者中樞、周邊神經病變等,必須釐清病因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圖片攝自網路)

這是年約60歲的婦人,幾年前因為腰部椎間盤突出在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術後過了一段復原期,發現無法久坐,必須常變換坐姿,否則腰臀部會酸痛不已,睡覺翻身也因腰痛而有睡眠障礙,甚至腰痛往上延伸造成肩頸僵硬,往下延伸而出現下肢酸麻,試過各種中西醫療法,復健與按摩、指壓、推拿,都只能獲得短暫的舒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初診檢查,在病患腰部手術疤痕附近觸摸到整片的筋結,幾乎可確定所有從頭到腳酸痛麻的症狀的源頭是在腰部,治療主要以撥筋為主,下針點主要在腰部疤痕兩側與兩側腸骨上緣,過程約5 分鐘。治療後讓病患起身活動,病患反應腰部緊繃感消失,非常輕鬆,也能夠輕易久坐而不會有腰酸的問題。一周後回診,病患敘述腰酸痛已減輕約8~9成,睡覺翻身也不會腰痛了,最令其驚訝的是我前一次並沒有針對其下肢做治療,雙腿酸麻的症狀竟然消失了,第二次治療針對其肩頸僵硬治療,仍然是以撥筋的方式。第三次回診,肩頸僵硬明顯減輕,連帶頭暈、頭痛的症狀也消失了,睡眠也大幅改善。囑咐其治療恢復後平日仍須注意身體的動作姿勢,才能避免舊疾復發。

在我的針灸門診裡,時常會有身體酸痛的病例,造成酸痛的病因琳瑯滿目,除了常見的骨刺、椎間盤突出、拉挫傷之外,手術後的後遺症更是常見,因為手術過程會切開與縫合傷口,難免會破壞筋膜結構,局部筋膜損害會隨著時間而擴散造成全身的酸痛。西醫的治療方式通常會給予止痛、肌肉鬆弛劑或局部注射類固醇以減輕症狀或復健;中醫則用針灸配合拔罐兼放血、推拿等。我主要使用小針刀或撥筋來治療此類的病例,常常有病人好奇地問我什麼是"撥筋",以為只是徒手治療,其實是用特殊的針去撥動受損或偏移的筋膜與深、淺層的肌肉,這是我從小針刀的技術中衍生出來的獨特手法,兼具分離中度沾黏的組織、筋膜復位、促進恢復受損組織的血液淋巴循環與快速止痛的特點,每一部位的撥筋過程約30秒左右,不留針,適合大面積酸痛的治療。

臨床上,筋肉酸痛不是病,但卻是非常普遍且令人相當苦惱的症狀,病因可能來自單純的姿勢不良、運動損傷、手術後遺症、甚至是內科疾病導致的併發症,或者中樞、周邊神經病變等,必須釐清病因才能給予適當的治療,醫學是活的,因此會有各種樣式的療法,有些治療可能會改善,但症狀永遠都不會消失;有些療法可能總有一天會痊癒,但漫長的治療時間對病患來說是身心的折磨,傳統的中西醫學往往會有此現象,有時必須跳脫傳統的思維與作法,才能有更快速明顯的療效,這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標。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