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疲勞悶壞了嗎? 你可以這樣做

有時候,防疫比的不是誰最厲害,而是那口氣誰撐的最久,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分享防疫疲勞的情況下,該怎麼照顧自己。

疫情爆發以來,升上三級警戒,許多人分流上班、在家上班,甚至被迫放無薪假,如果加上孩子停課,還得扛上不停學的壓力,每天悶在家中減少非必要外出,簡直悶壞了。許多風景區、夜市已經出現人潮,顯見防疫疲勞出現。有時候,防疫比的不是誰最厲害,而是那口氣誰撐的最久,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分享防疫疲勞的情況下,該怎麼照顧自己。

認識防疫疲勞:可預期的自然狀況

防疫疲勞(Pandemic fatigue),是指因為情緒、過往經驗或者各種認知影響,隨著時間過去,漸漸對於建議要採取保護性的防疫行為失去動機。一旦公共衛生危機持續,防疫疲勞是自然會發生且可預期的。姜學斌醫師指出,影響防疫是否疲勞的關鍵,是政府與環境所提供的機會(Opportunity)與個人的能力(Capability)。

預防防疫疲勞 你可以這樣做

防疫疲勞很難避免,但是可以盡量預防。在個人身心調整這部分,姜學斌醫師提出幾點建議:

1.      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心智與行為上,是否認為自己是有能力的、做的事情是有效的。可以適時鼓勵自己與其他人,不吝嗇將感謝或疼惜說出來,幫自己與家人打氣。或者做些可以自我掌握的事情,創造生活中的小確幸:如下廚、種花、打掃、美術勞作、打電動破關都不錯。

2.      增進自我覺察:外在的壓力常常讓人活的很緊繃、需要隨時武裝自己。因此,隨時聆聽心裡的狀態很重要。累了就要休息、生氣就要宣洩,知道自己情緒在爆走狀態,就先嘗試轉移注意力與冷靜,順便適時提醒他人。先把情緒處理好,再來討論事情的處理法。

3.      增強心理韌性:面對壓力之後,是否可以恢復原本的元氣,保持自己的彈性與原則,我們稱為心理韌性。在疫情期間很多事情是無法掌握的,不要用無法控制的事情要求自己,也不要為無法負責的事情生氣。吃好、睡好、過的充實,把時間花在和你在乎的人好好相處很重要。

4.      促進健康識能:現有許多假訊息流行(infodemic)的問題,這現象其實是全球化的,不只限於台灣。姜學斌醫師建議,不能確定來源的都先當成假訊息,不確定的資訊就不要轉傳。透過一些正確的、有公信力的管道得知疫情訊息,不要過度沉浸在恐慌式的新聞媒體當中。

WHO:防疫措施越嚴格越無法持久

政府端的作為,WHO也有建議,如收集並給予有證據的資訊與人民溝通;允許人民用低風險的方式繼續生活,嚴格限制對於部分人民無法持久,並給予可行的指引;廣納人民意見,成為解決方案的一環;理解並體諒人民經歷的所有困難,讓全民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並讓這些辛酸與堅韌被看見。

因此隨著確診人數下降,風景區、夜市出現人潮,防疫疲勞其實是一個全球化且可預見的現象。5月17日宣布高中職以下學校停課時,面對確診數三天累積656例,許多人高喊封城之際,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曾提過,封城對整體健康、經濟影響都很大,「這種事不是越嚴越好」,真的封城「大家能關多久」?

期待清零 不如規劃安全、低風險生活方式

姜學斌醫師提醒,預防防疫疲勞,從自身出發,可以嘗試鼓勵自己,知道自己情緒在臨界點時嘗試轉移注意力,吃好、睡好、過得充實,並避免傳遞假訊息。國家訂定封閉場所的標準,是有科學證據可支持的,只是這些訊息可能是好幾個月前的其他國家資料,因此依照現況進行滾動式修正有其必要。

因為防疫疲勞,很多人已經開始想像解封後要去那邊報復性消費或旅遊,但是COVID-19病毒已經進入社區,且台灣也己有Delta變異株,姜學斌醫師建議,與其執著確診數+0,或期待生活恢復成原本的狀態,不如放眼在如何安全或減少風險地生活。雖然是一個全新的未來,但也值得期待。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TalkAboutLifeWithDrPony/posts/126507162960871

WHO-EURO-2020-1160-40906-55390-eng.pdf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