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落實醫療降載 醫療公會聯合聲明:守護醫療人員不過勞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籌備會與醫療業各產/職/企業工會共同提出訴求:為維持醫療系統運作,請政府以具體政策落實醫療降載、落實分艙分流,目前政府政策方向正確,但監督各醫院執行的能力不足。為守護醫療人員基本生理需求,我們要堅守工時上限、也需要臨時居所。我們需要政策保護與社會支持,唯有醫療人員不染疫隔離或過勞累倒,我們才能持續貢獻專業,守護國人的健康。

台灣疫情未見趨緩,每日新增上百確診病患,也陸續傳出醫療人員染疫、過勞的消息。台灣醫療各工會共同聲明指出,政府啟動醫療降載、北病南送、徵調醫學中心開設專責加護病房、輕症病患出院等緊急因應措施,但身為前線醫療人員,我們恐怕要說:政策效應緩不濟急,第一線醫療壓力有增無減。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籌備會與醫療業各產/職/企業工會共同提出訴求:為維持醫療系統運作,請政府以具體政策落實醫療降載、落實分艙分流,目前政府政策方向正確,但監督各醫院執行的能力不足。為守護醫療人員基本生理需求,我們要堅守工時上限、也需要臨時居所。我們需要政策保護與社會支持,唯有醫療人員不染疫隔離或過勞累倒,我們才能持續貢獻專業,守護國人的健康。

落實醫療降載,應透過健保給付監督執行

聲明表示,國內疫情進入社區流行階段,為保全醫療量能,指揮中心在5月16日宣布醫療應變策略,其中醫療營運降載毫無疑問是當前防疫的核心。然而據我們所知,許多醫院根本陽奉陰違,不分病患迫切性提供各種治療。直至現在,仍有重症病人在急診遲遲等不到病床,而樓上病房卻有輕症病患占床!顯見政府執行降載的方式未見效用,不足以使各醫院配合。

自從健保實施總額制度以來,各醫院之間形成健保點數與點值之間微妙的平衡,醫療院所無不認為彼此的營運是互相消長的零和賽局。以致,在疫情時刻仍有部分醫院為了營運拒絕降載:別家醫院減少服務,我們繼續提供,恰可增加盈餘。

在這個艱困的時刻,我們呼籲衛福部責成健保署,用給付制度監督醫療營運降載的執行。健保署應即時統計分析各醫院門住診人數變化、住院病患疾病嚴重度與手術迫切性。倘若超過某個指標,應不予給付。可延遲診療之醫療(健檢、美容、預定手術或檢查、物理及職能治療等),若有醫院仍堅持進行,應考慮予以終止健保特約的資格。願意配合防疫的醫院,健保署更應保障其總額,讓醫院正常營運,員工沒有後顧之憂。務必讓醫院認真執行醫療營運降載,將人力、病房與設備轉移至照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過去衛福部對於醫療院所的必要服務避而不談,導致現在無所適從。非常時期要用非常之手段。醫院應回歸公共服務之精神,而主管機關不可放縱少數醫院追逐營運數字,否則疫情必然無法收拾。

落實分艙分流,應現場視察取代紙本作業

聲明指出,疫情嚴峻程度瞬息萬變,由上至下的指揮模式能夠追求效率,但病毒往往是從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散佈出去。指揮中心要求各醫院規劃分艙分流,然而第一線實際的狀況是:各醫院的建築設備、人力量能都不足以做到,分艙分流淪為口號與紙本作業。

舉例:醫療人員的休息室和出入口未做空間區隔,各自取下口罩後也只能聚在狹小的休息室一同用餐,顯有造成院內感染疑慮。治療師上午在病房做臨床治療,下午前往社區做居家治療,隔日上午再回病房,每日往復,增加了醫院與社區之間病毒傳染的風險。

此外,近日衛福部因為北部醫療人力短缺而降低標準,醫療人員若接觸確診者,將在更短的時間內解除隔離、返回工作,甚至篩檢陰性後,無須隔離就立即回到崗位。醫療人員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完全不犯錯。第一線的人員照顧的都是虛弱易受病毒感染的病患,顧慮到有無症狀者與檢驗空窗期的情況,這會讓第一線的人員背負更大的壓力;在工作崗位上和同事工作相處、回家與家人相處,也都是有同樣的擔心與顧慮。

預防勝於治療,保留醫護人力不感染是防疫的重要關鍵。我們呼籲各醫院主管機關,加強現場視察並給予協助;醫院分艙分流規劃有無做好,從紙本上看不出來。此外,分艙分流規劃應納入該院工會成員或勞工代表一併參與討論。除了把關勞動條件之外,更重要的是協助兼顧醫療工作之專業性以及人力需求,避免發生為了帳面上的「分艙分流」,而發生員工專業不符工作內容、過勞或放無薪假之可能。

天災事變,更應嚴守工時上限

聲明強調,隨著台灣疫情越來越嚴峻,醫療人力不足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有醫院工會求助「急診爆、病房滿、病人源源不絕、急診人力不足」,更有醫院院長親自疾呼「Hospitals Need Help」,可見人力吃緊問題並非空穴來風,而且是真真實實的發生在首善之區的台北。若此疫情持續延燒,偏鄉也湧現大量病患,平日早已捉襟見肘的偏鄉醫療,恐怕情況只有更糟。

目前多數醫院的人力規畫及業務安排,若按照平時的編制,無法因應當前雙北醫院面臨的危機。按照醫院對病患進行分艙分流的規劃,未來極可能是一組專責的醫護人員進入COVID-19病房區及重症區進行專責照護,其餘醫護人員則照顧非COVID-19的病患形成常態。這麼一來,很可能是目前尚未受到勞基法保障的主治醫師過勞值勤(以日為單位),其餘人員以班為單位執勤,如此將不利於醫師身心健康,更可能對病人安全產生威脅。

即便是受勞基法保障的護理、醫事人員,此時的勞動保障也令人堪憂。姑且不論多數醫院資方長期目無法紀、勞檢不足,以致醫院內彷若勞基法化外之地;勞動部日前公告疫情乃屬「天災、事變、突發事件」範疇,疫情期間,院方可無視工時上限、要求勞工單日工作12小時以上,更可以逕行取消勞工的休息日與假日。工會認為,「充分休息」是勞工的基本生理需求,打著防疫大旗剝削勞工,無異於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或許可以短時間內榨出超額的醫療人力,但過不了多久,醫療人員紛紛過勞倒下,就是醫療體系徹底崩解的時刻。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必須多管齊下:降載釋出人力的調度與跨科訓練;專責病房的排班須兼顧醫護人員的家庭照顧需求與院內感染可能,應超額儲備人力,而非配合硬擠出來的床數將人力用到最緊繃;若疫情持續惡化,病患分艙分流將不局限於一家醫院,而是全國醫院之間分級規劃床位並利用,避免部分地區的醫護人員超載過勞。上述政策的規劃與落實,衛福部及各地方衛生局責無旁貸,應妥速制定相關規範,因應瞬息萬變之疫情發展。

醫療人員臨時居所,多次呼籲卻仍等無

聲明提到,醫療人員在第一線防疫,最害怕的往往不是自己感染,而是擔心把病毒帶給家人。已有許多醫療人員、工會提出「臨時居住所」的需求,目前有部分醫院清出病房增作員工宿舍,臺北市政府則與特約旅館簽約、補助醫護人員下班後住宿,但多數醫療人員下班之後仍無處可去。

疫情以來,醫護人員受到社區歧視的新聞時有所聞。我們長時間照顧確診者及疑似病例、或負責篩檢工作,回到住所時面臨房東或社區的壓力,造成個人居住問題,甚至連累同住家人。有時第一線人員也可能擔心自身是否可能傳染給家中至親,因而也可能選擇暫時不回原來住所。

指揮中心曾說明已責成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協助醫療院所解決此問題,但目前多數醫療人員仍未獲得協助。多數醫院的宿舍滿載、部分中小型醫院未提供宿舍,急需要地方政府盡速統籌提供資源。政府晚一天提供住所,就多一分社區感染的風險、醫眷感染的痛心事件。

共同聲明團體: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籌備會

台北市心理師職業工會

台灣年輕藥師協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

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

屏東基督教醫院關係企業工會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企業工會

高雄醫學大學醫療事業企業工會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企業工會

國軍高雄總醫院企業工會

新北市職能治療師職業工會

嘉基體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關係企業工會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臺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

臺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

臺灣護理產業工會

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企業工會

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企業工會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