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去顫器怕感染! 抗菌網袋助一臂之力

網狀外觀,形似橘色紗布,用於包覆植入式電子儀器的抗菌網袋,看似普通其實大有妙用。以植入式去顫器為例,在致命心室心律不整發生導致猝死時,能迅速電擊恢復心跳,等於是自體攜帶的AED,手術植入時搭配抗菌網袋,有助於降低感染風險。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賀立婷醫師解釋,抗菌網袋的特點,其一是採取可吸收式設計,是可以生物分解的網袋,裝置到皮下後會逐漸被分解吸收,第二是表層塗有抗菌塗料,能達到抑制細菌滋生的效果。另外,粗糙表面也有助於組織黏著,防止植入物位移。

植入去顫器感染率低 這些族群仍要留意

去顫器通常裝置在左邊鎖骨皮下,約5公分的小傷口,再把電擊導線透過靜脈連接到心臟。賀立婷醫師表示,雖然植入去顫器感染率低於1%,但若感染發生,最嚴重恐致死,部分族群仍要特別留意。

「它是自費項目,不是每一個病人都需要。」賀醫師點名特定族群,如太瘦、皮膚較薄者,傷口容易有癒合不良或破裂的風險;免疫功能不良者,如正使用免疫抑制劑、化學治療等,感染風險都較高。

賀醫師補充,術前就有高感染風險的病人,建議第一時間就使用抗菌網袋,若是過去曾因植入電子儀器而感染過的病患,再次植入的感染機率會高於常人,因此需要再植入機器時,也建議搭配抗菌網袋。

從「心」預防猝死 高風險群提高警惕

近年來頻傳名人猝死,多與心室的致命心律不整有關,醫師提醒曾經心肌梗塞、平常有心悸、暈喘等心律不整狀況、家族史等高風險民眾提高警惕。

賀醫師提到,近年來的猝死發現大部分都與心臟心室的心律不整有關,當這樣的心律不整持續發生,無法將足夠血流供應到身體各器官而當場倒地,這類型猝死的病患若是需要電擊,越快受到電擊搶救回來的機率越高。

致命心律不整能透過心律監測提早發現預防,包括24小時、48小時或更長期的設備如植入式心律監測,提醒民眾有需求時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臺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賀立婷醫師解釋,抗菌網袋的特點,其一是採取可吸收式設計,是可以生物分解的網袋,裝置到皮下後會逐漸被分解吸收,第二是表層塗有抗菌塗料,能達到抑制細菌滋生的效果。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