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運將開車手卡卡 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

黃奕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好好接受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隨意使用偏方,避免病情惡化!

台東市一名45歲男性計程車司機,日前開車時覺得手指關節僵硬疼痛,剛開始以為是痛風,自行到藥局買止痛藥吃。後來身體容易疲倦,手指關節開始腫脹及疼痛,早上起床也有關節僵硬現象,有次開車大轉彎時,竟然出現手部卡卡,握不住方向盤,差點發生車禍,嚇得他趕緊到醫院就醫,經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療資訊有落差 台灣東部患者就醫比例偏低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黃奕帆醫師表示,台東地區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約2,000名,但因東部面積幅員廣大,偏鄉民眾較無法取得完整衛教資訊,實際就醫人數偏低,需要再加強衛教宣導。由於患者常常將類風濕性關節炎誤認是痛風,自行服用止痛藥或草藥偏方的患者相當普遍,容易導致病情惡化。其實痛風是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腔內造成的發炎性關節炎,造成單一關節紅腫熱痛,跟個人體質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以手指腳趾多關節疼痛感為主,疼痛時間可能持續數個月,還會伴隨晨間僵硬及多關節腫脹。

東部風濕專科醫師不足 前進偏鄉辦衛教講座效果顯著

黃奕帆醫師說,台灣東部高齡人口多,不太使用網路獲取醫療資訊,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延誤就醫,門診就很常看到高齡患者坐著輪椅來看診。為了鼓勵患者提高疾病意識及積極就醫,台東馬偕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團隊每個月會前進偏鄉或部落,舉辦一到二場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由於參加者大多是年紀大的阿公、阿嬤,講座現場會透過簡單的衛教說明及圖片展示,讓民眾可以輕易分辨痛風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差異;另外也有專人翻譯成原住民語言給阿公阿嬤聽,提醒他們不要自己亂買止痛藥,身體不舒服應儘早到醫院檢查。黃奕帆醫師表示,到偏鄉或部落舉辦講座雖然辛苦,但收穫也很多,每次舉辦完講座就會發現有民眾乖乖到醫院看診。

積極就醫 類風濕性關節炎達標治療非夢事

黃奕帆醫師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發炎的關節將會漸漸變形、失去功能,嚴重可能失能影響生活品質。目前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方式多元,專科醫師會評估患者關節活動度來提供適合的治療藥物:對於病情較輕微者,會開立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來改善,若止痛效果不好或副作用太大,就會建議使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進行治療,若半年內無法控制病情惡化,則會調整使用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對於有生育計劃或哺乳的女性患者,目前也有適合的生物製劑可以使用。

黃奕帆醫師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定要定期回診,好好接受藥物治療,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隨意使用偏方,避免病情惡化!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