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代謝治療新曙光! 北醫團隊精胺酸調控攝護腺癌

要餓死癌細胞,可先從尋找癌細胞的代謝缺陷著手,而精胺酸合成缺陷就是最常見的癌細胞代謝缺陷之一。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內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攀升。攝護腺切除術或放射線治療對尚未轉移的攝護腺癌,雖具有一定程度的療效,但考量到攝護腺癌好發族群大都是65歲以上銀髮族,加上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術後併發症所造成的困擾與不便,消極性的荷爾蒙治療仍是目前被廣為接受的第一線治療方式。

然而,荷爾蒙治療並無法完全遏止攝護腺癌細胞的繼續成長,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還是會隨時間拉長而惡化,造成癌細胞進一步增生、轉移及擴散。

癌症 表觀遺傳機制為因素之一

國衛院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陳嘉霖表示,過去普遍認為癌症是由基因突變這個單一因素所引起,目前則認為除此之外,改變表觀遺傳機制的表現,也是導致癌症的另一成因。

因此,針對特定胺基酸來重塑表觀基因的全貌,進一步調控制癌基因並阻斷粒腺體提供癌細胞能量的外來管道,就可達到餓死癌細胞的目的。

精胺酸脫亞胺酶 阻斷癌細胞

要餓死癌細胞,可先從尋找癌細胞的代謝缺陷著手,而精胺酸合成缺陷就是最常見的癌細胞代謝缺陷之一。中央研究院院士龔行健帶領由臺北醫學大學及國家衛生研究院組成的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在攝護腺癌中,癌細胞是藉由外來的精胺酸(arginine)來重塑表觀遺傳(epigenetics)全貌,以達調控粒腺體蛋白質的表現,並維持粒腺體提供能量給癌細胞的正常功能,只要不讓癌細胞吸收外來的精胺酸,進而讓癌細胞粒腺體功能喪失,就可餓死癌細胞而達治療目的。

癌症代謝療法 專一性高、副作用低

利用這種方法,可以更專一性的餓死癌細胞,比起目前廣泛使用的化療 (chemotherapy) 毒死癌細胞或放射性治療 (irradiation) 燒死癌細胞,副作用更低。未來更可進一步使用精胺酸脫亞胺酶合併現行荷爾蒙療法做輔助治療,一舉解決去勢抗性和治療抗性的難題。

本研究成果對於基礎醫學及轉譯醫學研究都有重要影響,尤其對癌症代謝療法無疑帶來一線新的曙光;研究論文今年4月23日刊登在全球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