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根源! 6招簡易身體活動隨處做

根據臺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人死於慢性疾病,另WHO也指出,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

臺北市65歲以上老年人口老化速度為六都之冠,如何「健康老化」是邁入高齡社會的最大課題,而充份的身體活動是減少罹患慢性病及預防延緩失能的不二法門。

身體活動少 慢性疾病找上門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身體活動不足的死亡風險比充足身體活動多20至30%!根據臺北市衛生局公布108年臺北市十大死因,慢性疾病就囊括7項,每100人中約有63人死於慢性疾病,另WHO也指出,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是身體活動量不足導致。

生活微運動 處處都是健身房

平時喜歡健走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黃世傑局長表示,平日可利用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微運動」,例如多搭乘大眾運輸,提早前一站下車,增加健走機會;或使用家中隨手可得物品(例如椅子、寶特瓶等)進行伸展及肌力訓練,自然而然融入日常生活,營造處處都是健身房的氛圍。

快點動起來 6招簡易活動身體

為鼓勵長者輕鬆動起來,北市衛生局於108年長者健康促進推動方案即設計專屬長者身體活動影片,特邀擔任師資的盧玠民物理治療師示範6招簡易身體活動:

(1)蝴蝶袖掰:強化手臂三頭肌,向蝴蝶袖說Bye Bye!

(2)屈臂上舉:鍛鍊手臂與前肩,減緩肩頸僵硬酸痛。

(3)碰椅深蹲:強化腿部肌力,降低膝關節壓力,讓爬梯更輕鬆。

(4)胯下運球:訓練拋接反應及平衡感,減少跌倒風險。

(5)展翅高飛:舒展緊繃胸肌,改善低頭族駝背姿勢。

(6)後弓箭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改善久坐族水腫及預防下背痛。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