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早產兒 跨專科團隊提供完整周產期照護 

周安國醫師亦指出,每2,500名至3,000名的活產新生兒當中就有一位可能會發生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生這類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有關,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本需要靠橫膈膜來隔開胸腔與腹腔的器官,卻因為橫膈膜發育不全造成腹部的腸胃器官擠入胸腔內,連帶地壓迫到肺部造成肺部發育不全。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日前為一位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早產兒進行手術治療,正因提供完整的整合性周產期照護,該名早產兒得以順利出院。

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早產兒 胃腸結構幾乎擠入胸腔

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小兒部周安國醫師說,綺綺是一位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的早產兒,綺綺的媽媽在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婦產科接受產檢時,婦產科鄭進和醫師透過產前高層次超音波,發現綺綺左側的胃腸結構幾乎都進入到胸腔中,這讓左側的肺部發育受到限制,立刻啟動跨專科合作,照會小兒外科黃元惠主任及新生兒科陳麒年主任,針對綺綺出生後可能面臨的狀況與後續手術治療進行討論。

然而某日清晨因非預期性早期破水合併早產,著實讓醫療處置變得更加複雜,所幸在小兒外科與新生兒科團隊合作下,讓綺綺出生後能穩定生命徵象,並在當天就接受橫膈膜修補及腸扭轉回復手術。術後雖然早產合併肺部發育不全加上餵食吞嚥困難,但在口腔吞嚥與物理治療及營養團隊的合作下,逐漸把餵食管與呼吸套管移除,最後綺綺在無任何管路的情況下,順利回家過新年。

周安國醫師亦指出,每2,500名至3,000名的活產新生兒當中就有一位可能會發生先天性橫膈膜疝氣,發生這類疾病的根本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有關,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原本需要靠橫膈膜來隔開胸腔與腹腔的器官,卻因為橫膈膜發育不全造成腹部的腸胃器官擠入胸腔內,連帶地壓迫到肺部造成肺部發育不全。然而因為肺部的發育受到阻礙,引發出生後新生兒肺動脈高壓合併呼吸衰竭,其他器官也可能有發育異常的情況。目前在外科手術及新生兒加護照顧的進步,使用高頻呼吸器、一氧化氮吸入療法及葉克膜的輔助之下,雖然可以大幅減少這類病人的死亡率,然而後續包括長期呼吸治療、營養問題、發展追蹤、胸腔骨骼部分,都依舊需要長時間的追蹤及照護。

周產期照護 高品質醫療指標

周安國醫師進一步說明,周產期照護指的是提供產婦與新生兒健康的連續性完整照護,從產前到生產過程中的妥善醫療,並在新生兒出生後,提供良好並合宜的醫療照護。國際上把周產期照護、產婦及新生兒醫療作為認定該國家是否具備高品質醫療水準的重要指標。台灣近幾年來新生兒出生數逐年下降,推估109年一整年只有16萬4000人左右,可能是史上新生兒人數最少的一年。在這樣低出生率的環境下,提升周產期照護、整合多專科團隊醫療,讓每位出生的新生兒都能得到最合適的照護是急迫且重要的政策。

周安國醫師表示,台灣雖然醫療普及又有全民健保的高覆蓋率,但周產期新生兒死亡率仍高於日韓等鄰近國家,探究發生原因,主要肇因為先天性畸形與早產相關併發症。每個新生兒都是寶,一個也不能少!在出生率逐年下降的年代,讓產婦與寶寶都能得到更完整的周產期照顧極為重要。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