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看牙怎麼辦? 兒童牙科醫師這樣說

李俊育表示,美國推行多年的「DENTAL HOME」的概念更是鼓勵以家庭為中心,用正面的態度和醫師合作面對口腔健康問題,隨著飲食精緻化、少子化的影響,每個寶貝的齒列問題越來越受重視。

3歲6個月的L姓男童(化名)過去只有定期塗氟經驗,且都是掙扎哭鬧無法配合,家長發現牙齒黑點時來求診,於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兒童牙科主治醫師李俊育門診就醫,經過各項行為管理的方式引導(EX:Tell-show-do、正向鼓勵等),讓男童成功坐上診療椅、認識器械、全口潔牙與衛教。

李俊育也依據AAPD guideline(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臨床指導原則)在男童能配合上椅子後實施口內X光片檢查,發現多處乳臼齒皆有肉眼無法發現之齒縫間齲齒,雖病人年幼,但根據各項行為管理的誘導,讓僅三歲半的孩童成功接受了局部麻醉下全口治療,消弭了家長所擔心的行為配合度。

DENTAL HOME 家庭正面態度與醫師配合

李俊育表示,美國推行多年的「DENTAL HOME」的概念更是鼓勵以家庭為中心,用正面的態度和醫師合作面對口腔健康問題,隨著飲食精緻化、少子化的影響,每個寶貝的齒列問題越來越受重視;面對孩子不願意看牙齒、牙醫師除了捍衛牙齒以外還能提供寶貝什麼協助呢?面對嚴重的蛀牙,除了「補」之外還有其他更好的選項嗎?

李俊育指出,「早期性兒童齲齒」的其中定義為:六歲以下有任一牙齒因蛀牙產生窩洞、需填補或甚至因此拔除者。

根據衛生福利部106至110年國民口腔健康促進計畫統計:有蛀牙經驗的七歲孩童比例從民國70年的96.6%降至101年的88.2%,僅降低了15.6%;而接受蛀牙治療的比例從民國70年的0.6%提升至101年的30.6%。

李俊育說,雖有進步,但代表七歲前的孩子仍有高達七成未獲得妥善治療,我們對於孩童口腔照護還有好多哩路要走,這需要「家長、兒童、牙醫師」三方面一起努力合作才行!

我家寶貝害怕看牙怎麼辦呢?

奇美醫學中心兒童牙科治療共同分別從「家長、兒童、醫師」三方向去努力:

1.家長(照顧者):

(1)有長牙就可以帶寶貝來塗氟,一方面保健牙齒、一方面習慣就診

(2)切勿以「不乖就帶你去打針、不聽話就拔牙齒」等方式恐嚇孩童

(3)可利用繪本、影片讓孩童以正面的態度去了解看牙重要性

2.兒童: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與潔牙習慣、避免不良口腔習癖

3.牙醫師(醫護團隊):

(1)特殊的分段式「局部麻醉」讓兒童可以全程減痛甚至無痛

(2)實施依據學習理論為基礎的「行為管理」

行為管理包含哪些方面呢?

依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的定義,行為管理包含「藥物性」與「非藥物性」,以「降低焦慮、增進牙科正向態度」為目標,在「安全、有效」的模式下照顧到兒童、青少年及特殊需求者們的口腔健康。

李俊育表示,兒童牙科以「學習理論」為基礎,用循循善誘及積極正向鼓勵的方式引導孩童在看牙過程中表現適當的行為、對於年幼、無法溝通病人,奇美醫學中心也提供被動式肢體約束、全身麻醉的方案,讓家長有更全面的選擇。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