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燒熱痙攣怎麼辦? 醫師提醒兩大原則

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表示,熱痙攣發作時看起來可怕,但大部分長大後都會好轉無後遺症,僅有少數個案可能為癲癇體質被誘發。

1歲半的幼兒,凌晨開始發燒到39度C,媽媽發現孩子突然雙眼上吊,牙關緊閉,甚至雙手雙腳規律的抽動,嚇壞家長,在緊急送醫的路上突然又停止,媽媽分不清楚孩子是昏迷還是睡著,到醫院檢查後,醫師告知為熱痙攣所致。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神經科主治醫師張通銘表示,熱痙攣發作時看起來可怕,但大部分長大後都會好轉無後遺症,僅有少數個案可能為癲癇體質被誘發。

好發於6歲以下 八成長大後痊癒無後遺症

熱痙攣屬於常見的兒科急診狀況,發生年齡在1個月大到6歲之間,因為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腦部尚未成熟穩定,一旦發燒(38度以上)、體溫升高就容易引發全身抽筋。張通銘醫師說明,分為單純型與複雜型,約80%患者為單純性熱痙攣,若幼兒整體發展均符合各項里程碑,抽筋時間小於5分鐘,24小時內只發作1次,全身性抽筋,基本上為良性,6歲之後不會再發。

發作2次以上,時間大於5分鐘者為複雜性熱痙攣,有可能會有癲癇的風險,須由醫師診斷,未來有可能影響專注力、認知等發展。

發作時兩大原則 側躺、保持呼吸道暢通

發作時兩眼上吊、嘴唇發紫、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口腳抖動,還可能尿失禁,幾分鐘後停止,患者也隨之昏睡,此為大發作時症狀。張通銘醫師表示,第一次遇到發作時,家長一定很驚慌,此時必須記住兩個原則,先側躺,避免嗆到,第二保持呼吸道暢通,可將頭微微後仰,切勿前傾壓迫氣管,再來便趕緊送醫。醫師也特別提醒,不要給孩子咬任何東西。

熱痙攣發作與體質有關 再發比例為三分之一

熱痙攣2年內再發作的比例為三分之一,一般來說與體質有關,很難完全避免,僅能盡量減少發燒的機會,或是已知有熱痙攣體質者,發燒至37.5度時可以預防性先給予退燒藥。不過張通銘醫師也提醒,發燒為正常生理現象,也不能給予過多退燒藥。熱痙攣看似可怕,其實危險性並不高,建議家長以平常心看待,除非當下嘴唇發黑缺氧,發作時間超過5分鐘,則需叫救護車急救。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