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都得戴口罩 小小孩抗拒不戴怎麼辦?

台灣嬰幼兒行為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清祥表示,1至1.5歲的孩子開始有各項社交情緒、認知發展,若抗拒戴口罩應先找出原因,再對照找出解決之道,大部分都可以透過互動訓練習慣。

因為全球疫情升溫,口罩已成為人人必備物品,有醫師建議一歲以下不適合戴口罩,但是一歲後的小小孩不是馬上就能接受口罩,家長心累、寶寶有苦也說不出,到底該怎麼訓練小小孩戴口罩?台灣嬰幼兒行為發展協會理事長曾清祥表示,1至1.5歲的孩子開始有各項社交情緒、認知發展,若抗拒戴口罩應先找出原因,再對照找出解決之道,大部分都可以透過互動訓練習慣。

1歲幼童開始發展獨立行為 拒絕口罩為正常

小小孩抗拒口罩的原因主要有三種,曾清祥醫師說明,第一種是較常見的社交情緒及認知發展,因為1歲到1.5歲幼兒開始發展獨立行為,以前都很配合的孩子,會開始說不要,拒絕大人安排;另一種是期待日常生活的規律,例如出門就是要先穿鞋子、起床就是要喝奶,因此突然加入戴口罩,或是強硬要求,他們都會很抗拒。

不過此時其實是很好介入教育戴口罩的時機,利用幼兒對於生活事件發生的期待,讓戴口罩與感興趣的生活事件連結,如戴上口罩後,一起出門去公園玩,藉此增加孩子戴口罩的動機。

過敏、口呼吸幼兒 呼吸不順不想戴口罩

第二種是呼吸不順暢、有障礙,常見的有過敏、鼻中膈彎曲,或習慣以口呼吸,這兩者戴上口罩之後都會呼吸困難,因此不願意。曾清祥醫師解釋,習慣以口呼吸的孩子容易有黑眼圈,以鼻子呼吸時,換氣細長緩慢,可以到達肺部深處,但口呼吸大進大出,無法到肺泡有效換氣,長期處於血氧濃度低的狀態,也因發展成舌塌、鼻塌、上唇短、暴牙等,也容易流口水。

一歲的孩子尚未有太多自我調節能力,以口呼吸時容易口乾舌燥、口水弄濕口罩,容易不舒服也會有異味,有觀察到以嘴巴呼吸情況時,可帶至小兒科由專業醫師評估。

觸覺過於敏感 抗拒擦嘴巴、怕沙子、討厭洗頭

第三種是觸覺防禦,也就是過於敏感,通常孩子戴帽子、口罩都會一秒拔掉,抗拒擦嘴巴、剪髮、洗頭,怕水、怕沙子,不喜歡某些材質的衣物。曾清祥醫師表示,這種感覺統合異常可以訓練與治療,以往沒有這種觀念,都會以為孩子難搞,若未妥善處置,可能會影響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

建立正向經驗 遊戲互動中培養習慣

當找出孩子不願戴口罩的癥結點,除了呼吸不順需要由醫師判斷及治療之外,其他可以透過日常訓練習慣口罩。曾清祥醫師指出,可以嘗試建立正向經驗,如戴口罩等於可以出門玩,將其固定成出門要帶鑰匙的概念;此時孩子也很喜歡模仿及與大人互動,利用遊戲互動讓他習慣口罩。

幼兒此時發展出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味道、形狀等認知行為,因此也可以提供不同花色口罩讓他自己選擇,提升動力,再慢慢拉長配戴時間。

減敏訓練漸漸習慣 建立常規不強迫孩子

兒童職能治療師黃暄雯表示,觸覺敏感的孩子,可以給予穩定舒適的感覺刺激,在臉頰、嘴巴、耳後給予深壓覺(稍微用力按壓);或漸進式給予不同感覺刺激,如揉麵團、手指畫、玩黏土,或洗臉時選擇不同材質的毛巾;生活中穿戴不求時間長,而是頻率高,從3秒進展到3分鐘都可以,戴上後轉移注意力或大力讚美。生活中家人也應以身作則,同時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強迫,建立起固定出門就得戴口罩的常規。

最後曾清祥醫師也提醒,家長應找出孩子抗拒戴口罩的原因,除了前述三種之外,也有少數可能是神經肌肉、斜頸問題,建議可以找健兒門診的醫師協助評估整體發育,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