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作大腸鏡篩檢 當心大腸癌找上身
由於飲食西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逐年升高,發病年齡亦有年輕化的趨勢,雖然大腸鏡篩檢可以及早發現病況,但卻仍然有人因為怕痛怕煩,拒做大腸鏡篩檢,等到出現病況檢查,多已是大腸癌晚期,進而錯失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
 
國健局提供50到69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篩檢,但統計數據顯示,篩檢率低於3成;且在糞便潛血檢查篩檢為陽性的12萬人中,有高達4成民眾拒絕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原因多半為不好意思、認為不舒服、或對清腸藥及灌氣的不適,而排斥進一步檢查。
 
根據衛生署最新公佈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0年蟬聯死因之首,而98年國人癌症發生率統計中,平均每6分鐘02秒就有1人罹癌,其中以大腸癌案例增加最多。康聯預防醫學內視鏡室主任林姿伶表示,根據癌症分佈地圖分析,國人大腸癌都會區發生率高於東部地區,死亡率也多集中在大台北、台中、台南與高雄等都會區。
 
對於許多民眾會懼怕大腸鏡檢查,林姿伶醫師解釋,大腸鏡因為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或拉緊腸壁外層,受檢者可能會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不適感受。如果能夠適度麻醉,在無知覺、無痛楚,非常放鬆的狀態下完成大腸鏡檢查,是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
 
林姿伶醫師表示,現代醫學發達,檢查方式不斷推陳出新,但內視鏡仍是目前臨床診斷腸胃道的利器,有其無可取代的價值。不但能直接檢視食道、胃及大腸組織有無潰瘍、發炎或惡性腫瘤等問題,當發現病灶或懷疑異常時,可以立即做切片檢查,甚至直接切除息肉。已有許多研究指出,早期發現大腸息肉,必要時予以切除,是降低大腸癌發生率的有效方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