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能長壽? 「武醫」何宗融解析太極的醫學價值

跨界名人精采對談、分享健康前瞻趨勢,一手解析完美運動的神奇效果(左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工程學系主任呂東武、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主任何宗融、中華楊家老架太亟武藝師承協會理事長蘇清標、阿瘦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羅榮岳)

「太極是陰陽之母,明陰陽是走入中醫之路。」從小身體不好而習武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醫師表示,太極陰陽與中醫架構息息相關,且西方醫學論文超過2700篇,練太極可以治療痠痛、帕金森氏症、心血管疾病、癌症、降血糖、血壓,還可以長壽,增加幹細胞數量,提升活力和社交能力,透過「吞天之氣,借力之力,壽人以柔」技巧,太極可以讓生活品質更好。

太極陰陽 是走入中醫之路

《黃帝內經》:「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針對太極的醫學價值,台灣武術、太極及角力國家級教練和裁判、人稱「武醫」的何宗融醫師22日演講時表示,《黃帝內經》稱太極是陰陽之母,明陰陽就是走入中醫的道路。

在中醫架構,何宗融醫師說明,中華文化講究陰陽、五行、八卦,這些元素學說都被運用於中醫,再加上 氣、臟腑、經絡等學說,也講究天人合一。所以身心失衡時會產生疾病,中醫師以「象」診斷疾病,可以「望聞問切」,之後進行辨證,包含八綱辨證、氣血辨證、六經臟腑等,治療手段則有按蹻、針灸、湯藥。另外,若患者身心平衡未罹病,則不治已病治未病,有預防、養生保健的概念。

中醫架構 太極息息相關

中醫架構尤其和太極息息相關,何宗融醫師提到,中醫師辨證時仰賴陰陽太極圖,有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共6層,來判斷病人的病情,再搭配手與足,組成12經脈(手三陰、手三陽、足三陰、足三陽),以及五臟為陰,六腑為陽,不斷運用陰陽概念,有如電腦0和1二進位,為二分切割法,所以其實「中醫是很科學的。」

他以月經週期為例,月經前是陰,排卵後為陽,陰陽不斷輪迴,如果女生排卵期延遲,便給予助陽之品,經期就會順利。

何宗融醫師也分享,曾有一名阿嬤來診間,主述駝背、背麻,還有嘔吐。他表示,人老後脊椎駝背,關節錯位,周圍韌帶,肌腱被拉扯,全身一定會痠痛,唯有回到原本姿勢,才有機會改善。因此他以中醫傷科的太極手法,採「骨錯縫、筋出槽」治療,一個關節一個關節鬆掉,15分鐘後阿嬤就挺起來了。

目前在任何國家的中醫,太極拳都是必修課程,只是門派的心法、作法不同。何宗融醫師表示,太極八法「棚、捋、擠、按、採、挒、肘、靠」是共通項目,只要熟稔,在楊式太極可達「攬雀尾」的內勁境界,一隻麻雀在手上卻飛不起來。

▲「2020太極生活節」邀請太極名醫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兼中醫部主任何宗融進行講演,以醫學實證角度分享太極的健康價值

西方醫學實證 太極對腦心肺全身都有益

不僅中華文化推崇太極,《時代雜誌》2002年也曾報導:「太極是最完美的運動」,何宗融醫師強調,太極被定位中度有氧運動,等同慢跑、健走,且全世界的太極研究文獻超過2700篇,太極對腦、心肺、全身四肢都有實證研究。

太極有何健康價值?何宗融醫師提到,研究顯示太極可以治療痠痛、帕金森氏症、心血管疾病、癌症、降血糖、血壓,甚至可以長壽。醫師說,國際神經外科專家、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發現,打太極拳,會增加幹細胞,練3年增加3倍,4年增5倍,該研究登上國際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封面。

何宗融醫師說,練過太極重心更穩,老人可防止跌倒,許多人退休後生活品質降低,學太極後,活力和社交能力反而會增加,太極可以讓生活更好。

學太極有何訣竅? 拳打千遍,其理自現

何宗融醫師分享,練太極沒有訣竅,應秉持「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悟中習」,只要一直練習,「拳打千遍,其理自現。」他引《太極拳經》:「著熟、懂勁、階及神明」,表示「著熟」是好好練,並多接觸不同門派武術,提升廣度;「懂勁」是四兩撥千金,借力之力,讓身體不斷放鬆而更健康,達到養生目的,「神明」則是多接受訓練,包含節奏、角度、力量,從養生到防身。

何宗融醫師以「吞天之氣,借力之力,壽人以柔」總結,表示藉著一呼一吸大地之氣,利用太極拳的獨有借力技巧,採鬆柔的練習方式,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