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腹瀉別以為只是腸躁症! 出現5大症狀小心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等症狀,且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甚至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狀,因症狀類似腸躁症,又與情緒與壓力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屬於慢性且反覆性腸道發炎疾病,多好發於約20歲年輕人50至60歲中年人,目前致病原因不明,但恐與遺傳、免疫系統失調、腸道共生菌失衡或飲食等因素有關,包括前日本首相安倍晉、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等許多名人也飽受次病困擾,因此又有「總統病」之稱。

天天腹瀉以為腸躁症 竟是罹患「總統病」 

1名徐女士,近來每天平均腹瀉20次,起初以為是腸躁症所致,但就醫檢查時,自認不覺得有生活壓力,經大腸鏡檢查發後,發現左側直腸輕度發炎,病理報告確診為潰瘍性結腸炎。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因潰瘍性結腸炎為罕見重大疾病,不僅無法治癒,未來癌變機率高,因此患者確診當下一度無法釋懷,直到經詳細衛教並配合治療後,目前已學習著與疾病共處。

症狀與腸躁症相似 檢查得多樣檢驗以利確診

張家熙醫師說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持續腹瀉、嚴重腹痛、解血便等症狀,且伴隨體重減輕、發燒等,甚至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等併發症狀,因症狀類似腸躁症,又與情緒與壓力有關;檢查上得藉由綜合病史、臨床表現、抽血和糞便檢驗等檢查才能確診;治療上,若為輕度患者,則採抗發炎藥物治療,重度患者則建議使用針劑類固醇合併抗發炎藥物或免疫調節劑。

症狀改善不可擅自停藥 仍需長期追蹤

若症狀仍未改善,這時就得透過生物製劑治療,以協助修復腸黏膜,降低未來癌化的風險。張家熙醫師強調,患者即使症狀改善時也不可擅自停藥,仍得長期追蹤,重要是平時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做起,包過避免過於刺激、油膩或引起脹氣的食物,且多補充鐵質、葉酸,且攝取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幫助腸黏膜修復,才能降低併發症誘發機率。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