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難發覺 若轉移存活率僅剩3年以下

當身體出現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咳嗽等症狀時,多半多會被認為是小問題,但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埋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危險因子。

神經內分泌腫瘤會散佈在全身各個器官,加上症狀並不明顯,導致臨床上超過一半患者就醫時,腫瘤呈現轉移現象,為讓民眾了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與警覺,三軍總醫院腫瘤科陳佳宏專科醫師、北市聯醫安寧療護科呂敏吉主任及三總蔡惠芳社工師共同合著《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一書,將多年臨床經驗以及治療過程集結成冊,可望也能建立民眾對癌症治療的全方位觀念。

小症狀別輕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徵兆

當身體出現低血糖、熱潮紅、反覆腹痛、咳嗽等症狀時,多半多會被認為是小問題,但其實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訊,埋下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危險因子。陳佳宏醫師在書中提及,神經內分泌腫瘤並非罕見疾病,甚至盛行率比胃癌、胰臟癌都高,但若能早期診斷且治療,只要沒有遠端轉移,都有約10至20年的存活期,但若轉移,平均存活率卻降到3年以下。

醫療技術進步 神經內分泌腫瘤發生率攀升

面對現今醫療科技進步,透過分子與影像檢查,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也逐漸攀升,包括肺部、腸胃道甚至皮膚等,都可能會發生神經內分泌腫瘤。陳佳宏醫師表示,因為自己母親罹患了神經內分泌腫瘤,讓自己開啟了研究與治療的契機,也所幸當時發現得早,藉由內視鏡手術切除後,穩定病情,後續僅需定期追蹤即可。

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 教民眾如何對抗癌症

神經內分泌腫瘤目前仍缺乏完整的資訊,對於許多民眾而言甚至有些誤解,因此陳佳宏醫師與呂敏吉主任、蔡惠芳社工師攜手合作,不僅因應不同分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提供相對應的治療方式,也藉此推廣緩和治療以及心理照顧的概念,由淺入深,匯聚多年臨床精華的治療守則分享給民眾,也可望能協助病友對抗癌症。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