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輕症變重症 胸腔科醫師: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周百謙強調,若只是針對病毒治療,沒有改善肺部微環境,「就算病毒清除後,氣管仍充滿黏液,肺泡被破壞,發炎風暴還是持續影響,造成治療無法發揮效果。」

新冠肺炎輕症會不會變重症?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北醫附醫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19日出席台大公衛新冠肺炎說明會表示,新冠病毒針對呼吸道展開攻擊,包含氣喘、鼻過敏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呼吸道微環境,上述疾病應好好控制,建立良好呼吸道微環境,後續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才能發揮作用。

輕症變重症 呼吸道微環境很關鍵

針對新冠肺炎,周百謙表示,胸腔科醫師的目標是「輕症患者不會變重症,輕症快速脫離病毒帶原期」,目前雖然有藥物、疫苗研發,但新冠肺炎與呼吸道有關,個人呼吸道微環境才是輕重症的關鍵,「包含患者的鼻腔過敏、咽喉過敏、慢性氣喘、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都會影響病毒防禦力。」

「為何瑞德西韋大規模臨床試驗難以發現治療效益?」周百謙強調,若只是針對病毒治療,沒有改善肺部微環境,「就算病毒清除後,氣管仍充滿黏液,肺泡被破壞,發炎風暴還是持續影響,造成治療無法發揮效果。」

降低呼吸道發炎危險因子 藥物療效會更好

因此,周百謙進一步表示,要藥物讓療效更好,避免病毒刺激引發發炎風暴,強調罹患新冠肺炎,應該回歸正常作息,降低自律神經活性、發炎反應,藥物效果才會好。

周百謙也說,病毒首先針對鼻腔附著,建議必須保護好上呼吸道,降低氣道發炎的危險因子,比疫苗藥物重要,包含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改善過敏性氣道發炎,鼻噴劑及抗組織胺改善鼻道功能及鼻倒流,甚至戒菸等,提升病毒防護力。

至於針對台灣防疫下一步,周百謙擔心季節流感流行季來臨,與新冠肺炎症狀難區分,恐使急診人滿為患,希望能發展有效快篩,可以針對唾液、鼻腔的快速抹片,甚至血清學檢驗都是未來重點。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