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晚期不等於末期 積極治療帶來新希望

高雄長庚李克釗醫師呼籲,大腸直腸癌應積極篩檢及治療。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台灣發生大腸癌的人數連續12年居冠,2017年約有16400人罹患大腸癌。台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有25%在確診時已經發生轉移,也就是所謂的第四期癌症,原因是大腸直腸癌在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患者往往是因為轉移至肺臟或肝臟等器官,出現症狀後才到醫院做檢查,更有很大一部份的患者就算到了第四期也完全沒有症狀,也造成了治療的困難。

晚期腸癌治療 化療配合標靶藥物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副科主任李克釗醫師說,對於第四期的大腸直腸癌患者,因為腫瘤的大小及位置都較複雜,無法像一到三期使用手術完全摘除,通常醫師會先使用化療搭配標靶治療藥物將腫瘤縮小,讓腫瘤縮小到能夠手術的範圍,再使用手術將腫瘤摘除。在治療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的藥物當中,第一線用藥多使用化學治療的藥物搭配一種標靶治療的藥物,標靶藥物又分做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與表皮生長抑制因子藥物兩種,若是第一線治療失敗,第二線就會更換另外一種的標靶藥物繼續治療。

及早使用二線新一代標靶藥物 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目前大腸直腸癌第一線的標靶藥物有健保給付,但到了第二線時只有給付一般化療藥物,也造成很多病患在第二線治療時往往很快失敗,馬上就需要進入第三線治療,錯失了寶貴的治療時間。若是經濟狀況許可,現在可以自費使用新一代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搭配化療藥物作為轉移性腸癌的第二線治療,有相當不錯的效果,能有效延長存活時間。李克釗醫師表示,他的病患當中,有晚期患者自費使用新一代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標靶藥物後,效果良好並已經存活超過五年以上。

定期腸道篩檢 就算第四期也不要放棄

李克釗醫師提醒,因為50歲過後腸道容易出現息肉,進而演變成大腸直腸癌,所以超過50歲以上的民眾,政府有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檢測服務,希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果一等親內有家人罹患過大腸直腸癌,則篩檢時間就要提前到該家人發現大腸直腸癌的前十年,也就是說如果有家人50歲時檢測出罹患大腸直腸癌,40歲時就要開始定期做篩檢。

若是篩檢後發現大腸直腸癌已經到了第四期,也不用過於擔心,李克釗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晚期不等於末期,在第四期的患者裡面,有很多病患其實只需要及早接受治療,仍有很高的機率可以存活。「第四期患者也有分為狀況比較好的跟狀況比較糟的,比較好的其實接受治療後是可以痊癒的,所以不要放棄任何治療的機會。」李克釗醫師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