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健與健身房 兩者的運動建議量有什麼不一樣?

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周正亮主任指出,心肺復健的訓練不同於一般健身房,有一定客觀的心肺數據評估觀察身體血壓、血氧、呼吸及心率的變化是否有異常,據此擬定合理的運動處方。周正亮叮嚀,即使出院或離開門診,也要養成運動習慣,心肺功能才不會退步,並定期回診評估運動狀況,千萬別因評估良好而荒廢規律的運動習慣。

運動就是良藥!台北榮民總醫院復健部周正亮主任指出,心肺復健的訓練不同於一般健身房,有一定客觀的心肺數據評估觀察身體血壓、血氧、呼吸及心率的變化是否有異常,據此擬定合理的運動處方。周正亮叮嚀,即使出院或離開門診,也要養成運動習慣,心肺功能才不會退步,並定期回診評估運動狀況,千萬別因評估良好而荒廢規律的運動習慣。

依客觀數據評估 訂定合理的運動量 

心肺復健與健身房的運動建議有什麼不一樣?周正亮指出,心肺復健除參考理學評估及健檢報告外,會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試」,請受測者執行跑步、腳踏車等運動,據此觀察身體血壓、血氧、呼吸及心率的變化是否有異常,從中找出最大攝氧量並給予以適當的運動建議量;而健身房通常則以喘不喘作為衡量標準,沒有客觀的直接數據,如果沒有先經專業評估,在健身運動時,恐易有突發狀況發生,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例如平時無症狀的先天心臟病病患跑步時,很可能因嚴重的心律不整倒地不起。

心肺復健如何進行 主要分三階段治療

心肺復健的三階段,會根據每個人不同階段的情況安排最適合的復健治療。

1、住院期:第一階段在加護病房開始復健,訓練生活自理能力,提早下床活動,縮短住院的天數。

2、門診期:剛開完刀不可能如以往一樣正常活動,此時第二階段門診會先安排「運動心肺功能測試的評估」,評估運動過程中的生理變化,評估適宜的活動量來避免不舒服或危險,並了解病人喘及不適的原因。門診訓練為一週2~3次,通常24~36次為一個心肺復健的療程,醫師會評估進展療程,修正運動訓練的處方內容。

3、居家、社區復健期:經約三個月門診復健後返回居家、社區,若沒有持續訓練心肺功能會逐漸退步,無法維持良好的訓練結果。情況穩定的病人,教導回家規律運動復健,每二至三個月定期回診評估運動狀況,但現狀發現此階段大多數的人往往忽略其重要性而逐漸喪失規律運動的習性。

北榮心肺復健團隊 跨團隊合作協助病人

周正亮表示,北榮心肺復健團隊是一個跨團隊的照護,跨心臟內外科、胸腔內外科、復健科,尤其復健部包含復健醫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心理治療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職業諮商師等。值得一提的是心衰竭個案、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阻塞COPD)個案有成立專案個案管理,還有成立醫療小組進行電話追蹤,協助出院病人掌握病況,給予及時協助。

要活就要動,運動就是良藥!心肺復健好處多,不僅能增加健康體適能、增加肌耐力,還能改善血脂肪過高、血醣過高、血壓變化太大等問題。周正亮叮嚀,即使出院或離開門診後,希望民眾養成平日運動習慣,心肺功能才不會退步,並定期回診評估運動狀況,才能獲得運動帶來的好處防範運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