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新冠病毒─血清學檢測3】使用快篩、抗體檢測,這些要當心

臺大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兼任副教授、前臺大醫院病毒檢驗科主任高全良指出,在疫情期間使用,血清檢測法可做為核酸檢測的輔助工具。

疫情來到四月,美國短期內超過20萬確診,成全球疫情中心,核酸檢測的試劑、採檢棒嚴重不足,美國FDA於4月2日緊急批准Covid-19的血清學試劑,作為檢測新冠病毒的另一種方式;全球急需這類血清學試劑,英國已訂購3千多萬批,德國甚至考慮頒給血清學檢測陽性的醫護「免疫證明」,讓這些對病毒有免疫抗體的醫護回歸醫療院所,究竟血清學檢測如何幫助疫情,有何注意事項?

血清學檢測+核酸檢測 判斷感染更精確

臺大醫學院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兼任副教授、前臺大醫院病毒檢驗科主任高全良指出,在疫情期間使用,血清檢測法可做為核酸檢測的輔助工具。針對疑似病例在採取呼吸道相關檢體做核酸檢測之外,可再抽取患者血液,檢測新冠病毒抗體的存在,可以掌握更多的檢驗數據,供判斷是否感染新冠病的參考。例如核酸檢測陰性,但抗體陽性,則可依據病史,判定有新冠病毒的感染。

血清學檢測可用在那些族群?

高全良提到,針對高風險醫護人員,可考慮定期進行血清抗體檢測,了解醫護人員感染情形(包含無症狀感染者),作為預防院內感染監測及管控的指標。他補充,當然也可考慮定期採醫護人員的呼吸道檢體,進行核酸檢測,但此方式因檢體採取的意願(較不舒服),採取檢體及檢測的流程較複雜、成本高,在實務作業上,並不容易執行。

另外,教授表示,在居家檢疫及居家隔離期滿時,也可作為感染的另外參考。另一方面,疫情「結束」後,也可檢測一定地區內民眾感染的情形(包含無症狀感染者),獲得珍貴的公衛資訊。

血清學檢測有哪些注意事項? 抗體陰性不能輕忽

高全良說,由於血清檢測法能否檢測到抗體,與病人的發病時程有關(感染初期可能還沒產生抗體)。如果測到新冠病毒IgM抗體或病毒抗體有顯著上升時 可以做為確診的診斷依據。

然而,須考慮血清檢測的限制,「如抗體檢測為陰性時,不能做為沒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唯一依據,需考慮是否為發病病程的早期,若是則仍需核酸檢測法確認。」高教授表示。

針對採病毒抗原檢測的快篩,高全良說,雖然可作為感染新冠病毒的參考,但因抗原檢測的敏感度遠低於核酸檢測(至少百倍至千倍之差異),因此陽性結果可以做為確診的依據,但陰性結果,就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