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婦人突發黃疸 原來是「它」惹禍

目前已能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經由胃或十二指腸將細針穿刺腫瘤取樣做確診,有效提高安全性。

一名近七旬婦人,平時生活規律,雖有高血壓,但多年服藥控制良好,近來卻突發黃疸,且突然暴瘦8公斤,就醫檢查,發現是胰臟頭部腫瘤併壓迫至膽管,造成膽管阻塞;施翔耀醫師表示,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裝置塑膠支架,解決黃疸問題後,再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細針抽吸切片術檢查,確診為胰臟癌。 

內視鏡超音波檢查 即時選擇安全路徑穿刺

胰臟癌早期症狀並不明顯,直到出現黃疸、體重減輕、嚴重持續上腹痛等症狀時,多半已屬於較後期癌症,不僅如此,在檢查上也不容易,過去多採剖腹切片,或透過電腦斷層導引穿刺術取樣,但創傷高且風險也高;高醫胃腸內科主治醫師施翔耀指出,目前已能透過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經由胃或十二指腸將細針穿刺腫瘤取樣做確診,有效提高安全性。 

但在病患接受化療前,黃疸只屬再度上升,恐為塑膠支架功能不佳所導致,因此採內視鏡逆行性胰膽道攝影改置膽管金屬支架,順利穩定黃疸指數,也接受後續化療;施翔耀醫師解釋,內視鏡超音波檢查不僅具微創,且可即時選擇安全路徑穿刺,僅需穿刺一個器官的壁,無明顯併發症。 

金屬支架取代塑膠支架 助延長維持時間

此外,若遇上阻塞性黃疸,因有常見的膽管結石、惡性腫瘤,這時醫師可利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術在膽管內置放塑膠支架,讓膽汁能順利引流,但考量塑膠功能差加上每三個月得更換一次,因此可改用金屬支架,延長維持時間;高醫胃腸內科主任吳政毅強調,一般超音波檢查易受到氣體阻礙,檢查受限制,但若結合內視鏡的超音波檢查,包括腫瘤侵犯深度、腫瘤來源以及是否要切除等,都可有效診斷,也可處理相關疾病併發症,幫助提高療效。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