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中風後失智率 多參與家庭及社區活動是關鍵

腦中風會因腦部損傷的部位以及嚴重程度,造成症狀不一的殘障程度,尤其許多人更擔心中風後更容易引發失智症;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蔡德慧指出,主要因中風患者的腦神經受損後易引起血管性失智,因此失智的機率相較比一般人高,這時除了需要家人多點耐心照護外,更需要透過多動腦以及社會互動的方式,幫助延緩認知及肢體能力的退化。

僅希望維持基本生活 恐使中風患者能力退化

但許多人都會質疑中風又失智的患者可能連自己都無法照護,如何照顧他人,但其實在國外,失能者不僅能扮演多種角色,也能展現生活的獨立性;蔡德慧治療師表示,相較於國內觀念,將失能者視為病人的情況下,只要求他們維持基本生活自理就足夠,反而逐漸會使患者能力退化,且奪去他們能為家庭付出的價值。

讓中風患者從事專長活動 提升活動動機 

蔡德慧職能治療師進一步解釋,其實家屬可根據患者先有的認知及肢體能力,給予較簡單的任務,讓患者也能參與家庭或社區活動,首先可讓患者從事專長活動,像是詢問家庭主婦食材如何挑選食材、詢問長輩民俗祭祀的時間等方式,透過患者有興趣的事物提升他們活動的動機,也能增加他們成就感,降低憂鬱情況發生。

適當活動及調整環境 助中風患者參與家庭活動

臨床上,很多中風患者經復健後,可恢復部分的能力,甚至學習新的技能去達成生活自理的目的,這時就可以透過適當的活動、調整環境以及給予適當的輔具等方式,讓他們持續參與家庭及社區活動;蔡德慧職能治療師呼籲,面對中風後的患者,肢體或認知能力逐漸下降,可能對家人生活造成衝擊,但只要透過適當的活動安排,多點耐心,其實都能幫助他們重拾日常生活,參與家庭活動。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