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去汙名化 長效針劑助用藥穩定

現年32歲的貓頭鷹(化名),兵役體檢發現有幻聽、焦慮等思覺失調症狀,後轉介至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成癮防治科主任張志誠門診治療。在媽媽鼓勵下,穩定服藥,更讀完大學進入職場,因工作排班要方便就診,醫師建議從口服藥改為使用長效針劑,每1年只打4針,自覺情緒、生活都更能掌握,立志要完成夢想,進入汽車產業為節能科技貢獻所學。

穩定治療 有效降低思覺失調症復發率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部長林健禾表示,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是一種「思考」及「知覺」失調的疾病,一如血壓和糖尿病等慢性病,只要規律用藥、及早治療,病友仍可維持原有的認知與生活功能,降低復發風險;但相對地,若中斷用藥或不穩定接受治療,復發率會是穩定治療者的五倍,也容易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思覺失調症是大腦當中的多巴胺失調,病友會產生幻聽或幻視,影響情緒。林健禾指出,治療思覺失調症除了藥物之外,精神復健與社會接納也不可或缺,而家屬的支持跟病友穩定用藥有正向循環的關係,因此家屬所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

奇美醫院成立家屬支持團體 照護者的心靈出口

張志誠主任提到,亞洲地區有七成的思覺失調症照顧者為家屬,社會對於精神疾病的汙名化,給家屬許多無形壓力,不堪負荷,因此奇美醫學中心於106年率先辦理思覺失調症家屬支持團體,結合各科醫護人員組成醫療團隊,讓家屬們不僅可以在心靈上相互支持,同時也能透過專業的課程提升家屬的照護品質,至今服務人數已超過百人次,課程滿度高達8成以上。

撕去思覺失調症標籤 長效針劑助去汙名化

若要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除了提升思覺失調症的正確認知外,也可以從減少病友可識別的外在特徵開始,例如每日服藥,也是一種被識別為病人的象徵。

張志誠主任說明,穩定治療有助病友維持認知水平,行為與一般人無異,除了常見口服用藥,也有長效針劑(健保給付)。根據國外臨床試驗顯示,持續接受長效針劑治療滿三個月,83%病友可達到有意義的症狀改善。另一項針對715位思覺失調症病友進行的大型研究指出,相較口服藥物,長效針劑可額外降低約3成復發風險。

病友可選擇每兩週、一個月或三個月回醫院打針一次,不用每天服藥,有助於淡化社會對病友「定時服藥」的印象,消除汙名化的狀況,同時也對病友生活帶來正向的期待跟努力的目標。醫師提醒,無論是口服藥或是長效針劑,對藥物的療效反應或副作用是否發生,因人而異,對於病人及家屬應針對病人服藥後反應,跟醫師作詳細溝通及討論,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