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原民弓琴文化 高雄桃源這樣防治C肝

「這是9年來,我第一次看見原鄉肝病防治的曙光!」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所長邱孟肇分享,桃源區C肝盛行率高,曾有一個家庭,父親已經因肝癌過世,留下母子3人。因小兒子罹患肺結核時,受到衛生所細心關懷感動,放心讓團隊篩檢,發現母親和小兒子都有C型肝炎。接受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非常成功,媽媽更因此戒酒,讓邱孟肇感動不已。

原鄉C肝篩檢遇困境 如何讓人願意出來?

衛福部宣示2025年根除C型肝炎,高盛行的偏鄉與原鄉被視為政府第一優先,去(107)年8月起推動「山地型原鄉C型肝炎完治試辦計畫」,優先於高雄市桃源區等4原鄉發展在地篩檢與在地治療一條龍的防治模式。目前,高雄市桃源區已率先達成9成9篩檢率、9成9治療率的好成績,成為台灣第一個微根治C肝的區域。

邱孟肇受訪時指出,他們已在原鄉做肝病防治9年,在每個里設篩檢站,請里長找村民來篩檢,「9年來願意出來篩檢的人都出來了,不來的還是不來」,開始反思「還要用老方法?」。

篩檢還傳承文化 熱血衛生所日夜奔波

高雄市桃源區衛生所想出4點對策,邱孟肇表示,他們先請部落領袖、牧師、里長都來協助,宣傳免費且很好的C肝藥,快帶人來篩檢。接著,衛生所把篩檢與文化結合,那時布農族特有的一種樂器「弓琴」─長的像弓的琴,已經快要失傳了,「有弓琴的家庭很少,會製作的又更少。」因此,衛生所請原民來篩檢之餘,還舉辦製作弓琴的活動,有傳承的意味。

團隊還挨家挨戶去邀請,「白天若人都去工作,就去工寮拜訪,再找不到人,就晚上再去家裡。」邱孟肇也提到,很多民眾不願意去醫院治療,是因為畏懼過去干擾素副作用太大,且醫路途太遠。「所幸獲得高醫支持後,從篩檢、診斷、治療到追蹤,加上口服新藥,病人不用跑遠就醫,全在衛生所一次解決,居民都更願意治療。」

治療可以改變行為 原鄉肝病防治現曙光

邱孟肇分享,曾有一個家庭,父親已經因肝癌過世,留下母子3人,因小兒子罹患肺結核時,衛生所常去探望、關懷,母子很感念。所以願意出來接受C肝篩檢,母親和小兒子治療也很成功,媽媽甚至戒酒。

至於大兒子則一直有所抗拒。邱孟肇說,有天大兒子突然嚴重腹痛,至衛生所經高醫肝膽胰內科教授戴嘉言檢查懷疑是肝病,「母子兩人聽聞後,不禁想起父親因肝癌死亡的傷痛,都非常害怕與震驚」。因此,衛生所的團隊一起安慰這家人,幫他們禱告,教授門診結束後,更親自開車帶大兒子去高醫急診。所幸不是癌症,只是胰臟發炎,但改變了大兒子對健康的態度。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透過C肝篩檢,結合教會、部落領袖,治療可以改變民眾的健康行為。」邱孟肇也坦承,衛生所只有10幾人,有些人甚至不是醫護人員,還好有政府計畫,讓他們可以多聘2名C肝助理,加上高醫協助,眾人日夜奔波,直言「這是我9年在原鄉看到肝病防治的第一道曙光」。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