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用力就雷擊頭痛 新磁振造影揪病灶

雷擊頭痛痛到要人命,磁振造影新方法現曙光!雷擊頭痛是近10年才被命名的疾病,讓許多患者頭痛到影響生活。榮陽頭痛團隊開發磁振造影新方法,有別於過去侵入性的血管攝影,研究發現腦部病變白點可視為疾病指標,且臨床醫師可輕易判讀。

雷擊頭痛要人命 增腦中風風險

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Reversible cerebral vasoconstriction syndrome, RCVS)是最嚴重且最危險的頭痛疾患之一,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反覆發作如爆炸般的劇烈頭痛(又稱為雷擊頭痛),合併血管收縮。頭痛常因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動如上大號用力、洗澡淋浴、性行為高潮或情緒激動所誘發,這些一瞬間爆炸般的劇烈頭痛,讓病患嚴重失能、反覆至急診就診、甚至害怕從事這些日常活動。

此外,此症候群病患,有相當高的機會產生缺血性中風、腦出血或腦水腫等併發症,造成病患及醫療體系相當大的負擔。

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近十年才被正式命名的疾病,絕大多數的醫師(包括非治療頭痛專長的神經科醫師)及民眾對此疾病仍相當陌生,此病的病生理機轉,學術界的認知也相當有限。陽榮團隊過去在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雷擊頭痛的研究居於國際領先地位,迄今因診治了全世界最多此類的病患,不論是在病人臨床表現、病生理機轉及治療,都有相當大的貢獻。

腦部磁振造影 揪出不正常病灶

過去大規模研究顯示,在正常人腦部磁振造影影像上,若有少量小白點(即白質高亮度病變),將會顯著增加未來中風、失智症及死亡的風險。團隊利用新的磁振造影序列及開發了新的影像分析技術,證實RCVS病患腦部白點體積,在疾病發作期遠高於正常人10倍以上,而且這些小白點具有特殊的空間分布及時序演變,也可作為疾病嚴重程度的腦指標。

過去研究判斷疾病嚴重性,需透過侵入性的血管攝影,且需要有經驗醫師判讀;該研究所採用的新技術,讓一般的臨床醫師也可輕易判讀。研究團隊長期追蹤下,發現這些白質病變在血管收縮恢復正常時也會部分消失,可提供臨床醫師及病患重要的參考資訊。

白質病變與病情有關 有助開發進一步療法

此外,團隊利用血流動力學的分析,推論此白質病變與腦部缺血及自律神經功能異常,所造成的過強腦血流脈衝有明顯相關的病生理機轉,對後續開發進一步療法有幫助。

榮陽頭痛團隊包括陳世彬副教授、周坤賢副研究員及王署君主任,該論文已於2018年9月1日刊載於國際著名期刊《美國醫學會期刊:神經學》(JAMA Neurology)上。現正進行包括血液、尿液、腦脊髓液及基因相關的研究,尋找此病可能的生物標誌,希望能早日釐清此病病生理機轉,找出新的治療與預防之道,以嘉惠病患。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