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嬤罹慢性病 遭蚊子叮咬抓破皮險截肢

罹患慢性疾病的民眾,若下肢出現傷口時,容易因血管功能不佳,導致傷口難以癒合,加上許多長者病患總是習慣忍耐,導致出現患部腫痛等症狀時,才願意就醫接受傷口清創。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鄭旭棠指出,一旦術後發現患部組織仍循環不佳時,這時就得轉介心臟科進一步評估檢查,治療過程不僅耗時,對於患者和家屬都是心理上的煎熬。

阿嬤遭蚊子叮咬險截肢 原來是慢性病惹禍

臨床上,有名77歲黃奶奶,本身有高血壓與糖尿病,日前因腳趾被蚊子叮咬,不慎抓破紅腫,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讓家屬一度擔心有截肢風險,不敢告訴奶奶病情嚴重;而另名85歲湯奶奶,本身有高血壓,因冬天腿部皮膚乾燥,不慎抓傷皮膚,導致蜂窩性組織炎,起初不以為意,直到左腿紅腫熱痛,且高燒不退,家人才緊急將奶奶送醫治療。

下肢循環不良 可採周邊動脈血管成型術

這兩名患者皆透過踝肱血壓指數,以及下肢動脈血管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動脈嚴重阻塞,才造成下肢循環不良,導致傷口難以癒合;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經安排周邊動脈血管成型術,打通下肢血管後,感染症狀都已逐漸改善,兩位患者也順利康復,恢復日常生活品質。

慢性病患出現傷口 應妥善照護

臨床上,一旦出現下肢嚴重缺血的患者,且下肢周邊動脈阻塞狀況時,就採取血管繞道手術治療,才能避免症狀加劇,演變其他病症;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呼籲,因此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除了平時應遵循醫師指示服藥,定期回診追蹤,一旦肢體出現傷口時,一定要妥善照護,必要時盡快就醫治療,否則若等到傷口潰爛腫痛,恐增加後續治療和照護困難。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