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別化治療搶救中風 未在黃金療期仍有望

腦中風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四,急性發作狀況常令人措手不及,據標準治療依不同狀況的黃金治療期為 4 至 6 小時,否則預後不佳。對此,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腦中風中心近期收治兩名患者,皆未在第一時間送醫搶救,所幸後住院透過依個人狀況設計的中風治療,成功防止惡化,並持續復原中。

翌日才就醫 2 中風例靠個別療程搶救成功

一位 50 多歲婦人,具高血壓病史,家人在一天前發現狀況異常、不太講話,但無其他明顯症狀,拖了一日才至安南醫院急診,發現失語症,經腦部電腦斷層確認病人左側部分有腦部壞死狀況;透過住院治療,於一星期後幾乎完全恢復語言能力。

另一位約 70 歲男性,有心血管病史,一日前被發現右側無力及語無倫次,先送往其他醫學中心、後轉診至安南醫院,同樣經腦部電腦斷層確認病人有左側顳頂葉腦部壞死,住院治療,後病人右側無力及語言能力漸改善,一星期後可自行行走,且語言能力已恢復到接近中風前的情形。

腦血管突然阻塞致中風 標準治療需掌握黃金 3 小時

對此,腦中風中心神經內科主任蔡銘駿表示,缺血性腦中風是腦血管突然阻塞,造成腦細胞死亡或受損,而進一步使神經功能缺損;常造成肢體或認知功能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功能。

目前的標準治療需要患者即早入院,即中風後 3 小時內,評估是否可用血栓溶解治療來打通或阻塞的腦血管,以拯救瀕死腦細胞;若超過 4.5 小時的血栓溶解治療或超過 6 小時的動脈內取栓治療,則被認為已無法改善腦中風預後。

個人化醫療成治療趨勢 可達更有效治療

對於本次兩位患者的收治狀況,蔡銘駿醫師說明,「個別化治療」相當重要;由於對於腦中風造成部分腦細胞死亡的治療方式尚無標準,因此依各患者狀況評估,先了解其腦中風是否有改善空間,並積極處理任何可能會促使中風惡化的因素,如:控制血糖、膽固醇以及避免脫水等,並使用抗凝血劑、rTMS(高頻磁刺激檢查)等目前已被使用過的活化或抑制神經網路的方式,盡可能有效改善。

蔡銘駿醫師強調,以個人化醫療為出發點,量身訂做每一位患者的腦中風治療途徑,才能更有效拯救腦中風後的失能狀態,減少個人的終身遺憾及減輕家人的負擔。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