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療胃潰瘍 可能導致發炎性腸道疾病
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竟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由美國密西根大學醫學院胃腸研究部副主任高永忠醫學博士發表為期兩年的研究發現,在小鼠的體內給予幽門螺旋桿菌,竟能有效抑制發炎反應。
 
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簡稱IBD),主要是指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兩種疾病。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指出,患者常有陣發性右下腹痛、長期腹瀉或便秘、偶會發燒、血便、體重減輕等症狀,早期症狀易與大腸激躁症、腸胃炎混淆而難以確診。
 
IBD好發年齡為15-35歲,高峰期是20歲左右,致病原因至今仍不明,但一般認為與患者的自體免疫反應相關。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腸阻塞、腸道廔管、穿孔、巨結腸等合併症。
 
高博士提到,在一項針對中國、台灣、南韓等亞裔民族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從前存在亞裔人種體內的幽門螺旋桿菌數量相當多,因此罹患胃潰瘍的情況也很普遍。近年來盛行以抗生素療法清除體內幽門螺旋桿菌來治療胃潰瘍,雖然胃潰瘍被治癒了,但發現罹患IBD的人口反而較以往高出許多。相對來說,白人以及猶太人因為先天體內幽門桿菌數量較少,罹患IBD的人口明顯也較亞裔民族多。
 
高博士說,靠著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多補充益菌確實可以幫助對抗發炎狀況。至於幽門螺旋桿菌與抑制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關聯性,不久的將來會於研究成果中陸續呈現。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