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食物中毒頻傳 海鮮食材請煮熟享用
夏天到了,又到了食品安全衛生的考驗期。近日來坊間已發生好幾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其中生蠔疑似禍首。食管局提醒民眾,生鮮魚貝類容易受到諾羅病毒、腸炎弧菌等微生物汙染,若生食有可能造成食品中毒,民眾不得不小心。

 腸炎弧菌是臺灣地區每年度造成食品中毒事件中最多的病原性細菌,分布於海洋中,淡水中不能生長繁殖,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快,在12-18分鐘內可繁殖一倍,所以,食物只要經少量的腸炎弧菌污染,在適當條件下,短時間內即可達到致病程度。 腸炎弧菌中毒原因常是生食受腸炎弧菌污染的魚貝類或食用受到交叉污染的其他食品,潛伏期:4-48小時,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等腸胃道症狀,民眾該如何預防自保呢?

 1、海鮮以自來水清洗冷藏,以抑制微生物繁殖生長。
 2、熟食及生食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分開,勿混合使用,手、抹布、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後應用清水徹底洗淨。
 3、腸炎弧菌不耐熱,在70℃加熱10分鐘或100℃加熱1分鐘即會死滅,故應確定烹調的海產食物需經過100℃煮沸且充分受熱。
 4、避免生食,煮熟的食物必須保存於夠高的溫度(至少需>60℃),否則即須迅速冷藏至5℃以下。
 5、生食與熟食不宜存放在同一冰箱或儲藏櫃,若不得已,須存放於同一地點時,熟食也應放在上層,以免遭受生食食品的污染。
 
食品中毒涉嫌業者除可處停業、罰鍰處分外,並須移送地檢署處辦;故,食管局呼籲餐飲業者,應注意環境衛生清潔及小心烹調製備食物,以避免發生食品中毒。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