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濫用破壞腸道好菌 增加心肌梗塞死亡率

研究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大幅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謝清河研究員團隊證實,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失衡,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修復功能,使心肌梗塞的死亡機率大幅提高。此外,研究團隊亦發現,若結合「乳酸益生菌療法」,可望提高心臟受損後的修復功能。

結合「乳酸益生菌療法」 提高心臟修復功能

謝清河團隊用抗生素清除小鼠腸道細菌後,發現施行心肌梗塞模擬手術的小鼠死亡機率大幅提升,其中多數是死於心臟破裂。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箇中關鍵是缺少了腸道細菌的代謝產物─「短鏈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是腸道細菌行無氧發酵的主要代謝產物,也是維持免疫細胞功能的重要因子。心肌梗塞時會產生大量壞死細胞,這些細胞會誘發體內免疫反應進行修復,以維持心臟結構穩定。然而,如果體內缺乏短鏈脂肪酸,免疫系統的修復作用將受影響,從而提高死於心臟破裂的機率。

腸道菌相失衡 影響心血管疾病

存在人體內外的「人體微生物群」共有人體細胞總數的數倍之多,這些數量龐大的微生物與人體形成一種共生關係。使用抗生素後,部分菌種會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細菌群則乘機繁殖,進而引起菌相失調,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目前已知,腸道菌相的平衡,與人體肥胖代謝疾病、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與精神及神經退化等疾病皆有密切關聯,可視為人類維持健康重要的共生夥伴。

本研究已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期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湯文宏研究助理及陳泓志博士後研究員表示,本研究歷經數年,證實抗生素濫用的問題會影響其他疾病的預後結果;此外,研究團隊亦發現結合目前盛行的乳酸益生菌療法,透過乳酸桿菌有望藉由改變腸道菌相及其代謝產物的組成,提高心臟受損後的修復功能。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