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與暴食症是可康復的
厭食症是先進國家的年輕女性十分流行的精神心理疾患,在台灣也越來越常見,患者的體重極度低下(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原本身體健康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小於17.5Kg/m2的人就應該懷疑可能有厭食症,正常人的BMI應為18.5~24 5Kg/m2),有的甚至低到身體質量指數低於10 Kg/m2的極端值。

這些消瘦的個案,是文明富裕社會中,除了癌末病患外,會因飢餓而死亡的主要狀況。厭食症的死亡率平均高達10%,即使沒有致死,患者也常會合併骨質疏鬆、腸胃機能失調、全身倦怠、水腫、憂鬱症甚至自殺等身心問題。許多個案也因此輟學、無法工作,失去生活的功能。

 
 正常飲食習慣是基本保健之道
筆者十六年前自德國修習心身醫學歸國後,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原市立療養院)開設飲食疾患特別門診,迄今已看過超過七百位飲食問題的個案,其中厭食症大約佔五分之一,可見國內有關問題的嚴重度也不容輕視。

最近數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對於青少年的厭食症個案,父母可以合作協助個案的家庭,可在不必住院的情況下協助個案逐漸克服對於飲食的障礙,讓身體恢復健康。至於成年的個案,則可以藉著短期的住院,加上出院後長期的心理治療,配合身心整合治療,逐漸康復。厭食症並非無法治療的狀況,如果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就可以減少這個疾病對個案的嚴重傷害。
 
至於暴食症,則是與厭食症相關的心理精神疾患,患者的主要症狀是在短時間內反覆無法自控的大量進食,以及禁食、催吐或濫用瀉劑等所謂的代償行為,以避免體重的上升。患者可以在兩個小時,甚至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吃下平常人可能要分三、四餐以上才能吃完的食物。
 
除了可能共有暴食的症狀外,厭食症與暴食症患者有個共同的心理特徵,就是對於體重與體型的高度敏感,甚至整個人的自我價值都取決於自己的體重或外觀。也因為如此,厭食症與暴食症被歸入精神疾患的範疇,並且與一些症狀比較輕微或不典型的飲食行為問題,共同歸類為「飲食疾患」(Eating Disorders)。
 
無論療法,越早進行治療,越能夠持續治療的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根據多年來的臨床經驗,筆者呼籲有這方面困擾的患者與其家屬,一起來面對這個問題,以減少這種心理身體的問題,變成個人或家庭長期的困擾。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