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術後及早復健 預防併發症發生
依據行政院癌症登記小組公佈最新資料顯示,乳癌發生率為女性十大癌症的第一位,其死亡率為女性癌症的第四名,每年新增超過八千名患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宣宏說,治療乳癌的外科手術不僅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患側乳房,大多數需合併摘除同側腋下淋巴結。手術後伴隨而來的不良影響。根據國內、國外文獻報告顯示,術後可能會造成患側手臂疼痛、淋巴性水腫、冰凍肩、感覺麻木、肌肉無力、關節活動度受限,以及手臂功能障礙等合併症。

根據國民健康局2010年的資料顯示,台灣乳癌患者好發年齡介於41~50歲,此年齡層的婦女大都是兼顧家庭的職業婦女,需要家庭與工作兩頭忙,心裡又害怕丈夫嫌棄,因此常常伴隨有恐懼、沮喪、焦慮不安與無助等症狀。

由此可知乳癌術後影響婦女生理及心理層面,不僅影響日常生活活動的執行,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如何幫助她們走出創傷與提升手術後的生活品質,術後身體復健與心理重建是現在應該著重目標。

陳宣宏表示,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在增加肌力、肌耐力、身體組成的瘦肉量增加、體脂肪及腰圍降低,以及生活品質量表中,身體功能面向有顯著效益。更重要的是,接受復健運動訓練並不會增加淋巴水腫及運動傷害風險。

美國俄亥俄州的西奈山醫院自1976年開始推行類似的復健團體治療計畫,其成效顯著,術後3-4個月的病患有90%能恢復到正常肩關節活動度。因此,乳癌術後及早復健運動對於乳癌術後患者而言相當重要,不僅可以預防併發症產生,進一步有助於幫助恢復自信,適應家庭及社會生活。

該院率先於99年組成全國首支乳癌患者龍舟隊,經過復健活動、中醫療養、心靈成長、人物分享、營養食譜、划船技巧訓練後,並參加端午節比賽,不僅開創風氣,也增加了乳癌術後患者的身心健康。

基於100年度該院公衛特色評比獲得第二名的成果,擴大募集乳癌術後患者參與龍舟復健運動及太鼓復健,提供一系列完整性及連續性的高品質身心靈醫療照護服務。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