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路上不孤獨 病友團體互助成效佳

一名邱小姐在十八年前被診斷出患有糖尿病,治療期間控制得不理想,更因急性酮酸中毒,住進加護病房,當時醫師建議不能再用口服藥治療,需要一輩子打針控制,讓邱小姐茫然無措;所幸在醫師和衛教師的鼓勵下,參加病友團體,她發現自己並不孤獨,天天打胰島素其實沒那麼可怕。而藉由病友會的活動,讓她對疾病和未來的態度大翻轉,還把自己一路走來的心情與經驗,分享給糖友。

控糖俱樂部 糖友們經驗交流

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於95年成立穩糖俱樂部,目的就是希望糖友們可以藉由團體的互相激勵使血糖達標。病友看診的同時,也能與衛教師一對一討論病情與控制方式,衛教師同時收集病友常見問題與偏思,並邀請各科專家集合糖友進行團體衛教,透過衛教師設計的各種活動過程,糖友們逐漸熟識,進而經驗交流,這就是成立病友會最大的宗旨目標。

糖尿病位居十大死因 積極治療為目標

隨著人口老化、生活型態及飲食方式改變,糖尿病人數逐年成長。依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去年發佈的最新統計數字,全球罹患糖尿病人口已經達到4億2千5百萬,幾乎每十位成年人,就有一位罹患糖尿病,台灣地區更超過200萬人。衛生福利部公佈106年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糖尿病位居第五名。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而死亡。面對快速增加的糖尿病人口,建立各種有效防治方式,積極治療,以減少各種併發症是全球糖尿病學者戮力研究及推廣的目標。

運動助於控制血糖 更可降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病友們的控糖之路是漫長艱辛的。除家庭支持以外,更需要有同伴的鼓勵。但現代忙碌的社會,卻非常缺乏正確的學習管道,常有聽信未經證實之民俗療法,導致病情加重產生不可逆的併發症。

其實,運動就有益於血糖的控制,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臺中榮總新陳代謝科李奕德主任曾與復健科合作,利用居家自行車運動,證實運動後增加腿部肌力可增加保護神經的「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此因子的增加可能減少心血管疾病與失智;相關研究發表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國際知名雜誌。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