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奈 繼續往前走

作者/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鐘國軒

我看著她,靜靜地聽她說:「後來復健的還可以,現在走路好很多了,但是還是需要看護照顧。」

「可是問題就出在那個外籍看護。」蕭太太轉而激動起來:「我那口子說,那個外籍看護年紀輕輕,一個人來台灣工作很辛苦,所以叫她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准碰…說叫她做事就是我們虐待她…結果當然就是我在做…沒想到多了一個幫手,我反而更累…」

她說到激動處,是和著淚水和鼻涕的:「我為了這個家,付出了這麼多年,陪了我那口子大半輩子,居然連一個外人都不如…他個性都變了,他不是會這樣子的啊…」

蕭太太淚中有氣,氣中有怨,怨中有深深的不甘。

我安慰她的同時,也進行了一般性的評估,發現她除了情緒差,變得不出門外,體力也透支、失眠問題很嚴重、胃口很差,甚至幾個月掉了10幾公斤,整個人幾乎被折騰到身心俱疲。她的孩子們看不下去,對爸爸的多番勸告也無濟於事,於是建議媽媽來精神科看看。

的確,有些頭部外傷的病人,會合併個性的改變,或因為認知功能的損害導致行為的異常。而往往在這個時候,家人是最感到挫折的了。病人因為行動不便,需要家人照顧,卻會因照顧問題或病人的行為問題造成雙方負面情緒的累積,甚至拖垮其中一方,最後造成家庭功能的瓦解。

蕭太太問我怎麼辦,我說:「首先,還是要告訴您先生,外籍看護工拿薪水做事情是應當的,交代她做該做的事情也是應當的,沒有人虐待她,也沒有人要虐待她;再來,或許您先生需要更進一步的評估,可能有些藥物可以改善某些行為與認知障礙;最後,就是照顧您自己,現在已經這樣了,如果您垮了還得了?!如果服用一些協助改善您情緒與食慾的藥,讓您有精力把家撐起來,您要試試看嗎?」

蕭太太似乎有被鼓舞到,和我配合了幾週的治療,也逐漸恢復體力與活力,儘管她先生依然故我。

「這種事真不是人做的。雖然他還是護著那個看護,但是我至少可以不那麼在乎了,管他呢,我必須好好繼續往前走才行啊。」蕭太太變得堅強許多。

人生有很多很無奈的事,有時能改變的也很有限。但是如果可以適時找到一些力量,避免像骨牌一樣一塊一塊地倒下來,就能擁有持續生活的能力與勇氣。雖然不多,但精神醫學有時就是扮演這種角色,給予人們一點點面對困難的力量。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