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桌打麻將也會中?!四個癌症患者就有一個骨轉移

轉移性的癌症,常會讓病患感到疑惑,以乳癌為例,當乳癌轉移到骨頭後,會是骨癌還是乳癌呢?這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解釋,就像台灣人搬到美國,皮膚還是黃的,因此他還是台灣人,所以如果乳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還是會稱之為乳癌骨轉移而不是骨癌,若是轉移到肝,就會說是乳癌肝轉移,而不是變成肝癌。一個人要得到兩個癌症的機會是非常低的,假設已經有一個原發的癌症,又看到其他器官也有癌細胞的時候,通常會先考量是癌症轉移。

癌症的骨轉移相當常見,根據統計,平均大約每四位就有一位癌症病人的癌細胞會轉移到骨頭。通常所謂的骨癌是指原發性骨癌,又稱為骨肉瘤,發生率很低,台灣一年不到500例。而從另一處癌症轉移到骨頭的情形則比原發骨癌常見得多,以乳癌為例,臨床上的經驗約有20-30%病人確診地較晚,來就醫時癌症已經轉移;或是像肺癌的病人,更高達30-40%發現時就已經轉移;攝護腺癌的病人也不少是一開始發現就有骨轉移的。上述這幾個癌症,轉移到骨頭的比例相對其他癌症是比較高的,而肝癌、膽道癌、胰臟癌或者大腸直腸癌,也可能轉移到骨頭但相對比例較低。以大腸直腸癌來說,轉移到肝跟肺的比例遠大於骨頭,而胰臟癌轉移到骨頭的機會更小,因為他的死亡率高,根本還來不及轉移到骨頭,病人就已經死亡了,因此,其實所有癌症都有可能會轉移到骨頭,只是時間上是否長到能讓癌細胞轉移才是關鍵。

常發生骨頭轉移的癌症有乳癌、肺癌、攝護腺癌,這些癌症的原發腫瘤常會跳過周邊鄰近的器官就直接轉移到骨頭上。舉例攝護腺癌,好發在年紀大的病人,常常遇到病人腰酸背痛很嚴重,PSA值測出來很高,骨頭掃描又看到脊椎有病灶的話,幾乎可以判斷是攝護腺癌的骨轉移。骨轉移以承重部位的骨頭最常見,尤其是脊椎,所以轉移到脊椎的比例是最高的,而轉到其他骨頭部位相對比較少,但也還是會發生。曾經收治過一個肺癌病人,轉移到膝蓋,切片出來確定是肺癌跑到膝蓋去,像這樣的病人很少見,通常都還是以鄰近腫瘤原發處的骨頭為主,其次是肋骨、頭骨,這幾個地方是比較容易轉移的,因為它罹病灶比較近。

骨頭的轉移因為幾乎都在承重處,所以治療上有其急迫性,以脊椎來說,接受治療的時間如果比較晚,而脊椎壓迫又很嚴重,就會造成癱瘓。像胸椎7、8節以下的壓迫,病患會面臨失禁、下肢癱瘓,然後兩隻腳就不能動了。所以癌症轉移所造成的癱瘓,並非癌症侵蝕到神經,而是癌症轉移到骨頭造成壓迫所導致的,也可以說就是脊椎骨骨折的意思。有些病人,拖到很晚期才治療,骨頭掃描一照,脊椎全部快被都吃光了,整片都是黑的,非常驚人,這類的病人,癱瘓的比例就非常高,就像是房屋倒了,而裡面的人被壓傷或旁邊電線桿被壓斷這種概念。骨頭轉移中,最嚴重的就是骨折,但也有些病人是還沒到骨折就會疼痛,這種骨頭痛很奇怪,病人會形容像有人拿針一直刺,這種痛是非常難去忍受的。病人常抱怨睡覺也不能睡,走路也不能走,行動也不好,甚至站著、坐著都沒有辦法,所以對骨頭轉移的病人,疼痛也是很嚴重的問題,人家說坐骨神經痛就是會痛到坐也不能坐,站也不能站,但是骨頭轉移會比這個更嚴重。

骨頭痠痛要看程度,也要看吃了藥能不能夠緩解,如果以退化所造成的骨頭痠痛的話,大部分做一些運動、熱療,給一些止痛藥,就能緩解八、九成以上,但是對於癌症轉移所造成的骨頭疼痛的話,能夠緩解的比例,甚至連三成都不到。所以有些年紀大的人,如果骨頭痛,吃了藥卻還是痛的很嚴重,一天到晚往骨科跑,就要懷疑骨頭裡面,可能有癌細胞存在。症狀上,也會因為疼痛,行動跟生活品質也都會受影響。

嚴重轉移的病人,醫師會去監測他血中的鈣離子,因為如果骨頭的鈣通通被釋放到血液裡面的時候,會發生高血鈣症候群,引起更多的問題。所以醫師在常規診斷的時候,會做骨頭掃描去了解它到底有沒有骨頭轉移,一旦有骨頭轉移,就給予預防骨頭斷掉的藥,或者抑制骨頭轉移的藥物。現在這一類的藥物,有滿多選擇的,會依照病人的情況做調整,看是兩個禮拜、三個禮拜打一次,或者是一個月打一次。除了針劑外,也有口服藥,只是口服藥的效度較針劑的弱。在治療上,對於嚴重轉移的部分,除了有藥物去壓制癌細胞惡化以外,對於比較嚴重的轉移,也會再加強放射治療,將癌細胞壓制,然後保骨針會慢慢的把鈣離子吸進去骨頭,將癌細胞已經侵蝕掉的破洞慢慢補起來,這是這一類的藥的作用,除了骨頭轉移的病人之外,嚴重骨質疏鬆的病人也可以使用。

在十幾年前沒這些藥的時候,骨轉移是很棘手的,可是在這類藥上市以後,骨轉移的病人生活品質和疾病控制上得到大幅的改善。在此之前,骨轉移的病人大概只能夠存活一兩年左右。現在因為有藥物可以治療,而且副作用也改進相當多,所以骨轉移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控制,不少病人都可以存活十幾年,加上這類骨轉移藥物控制,能幫助病人改善生活品質,而且這類藥物現在健保都有給付,造福需要的病人。

曾經有個乳癌病人,在剛開始診斷乳癌的時候,就一直覺得胸口很痛,當時能做的檢查,如正子、電腦斷層、骨頭掃描都做了,就是沒有看到骨頭轉移的現象,後來治療三個月後,才看到骨頭掃瞄終於在胸骨上有顯影。因為骨頭掃瞄有極限,在癌細胞聚集不夠多時,是無法顯影的,這位病人確定有骨轉移後,開始替她打保骨針、也加強化療,然後再做局部放療,後來病人的問題都控制住了,至今已經十幾年了,生活品質還是維持得跟一般人一樣,疼痛也都改善了。保骨針除了控制疼痛之外,也會大幅下降脊椎壓迫癱瘓的可能,效益很大。

很多研究報告發現,因為影像偵測的極限問題,癌細胞有可能藏在骨頭裡面長達兩年而看不到,兩年以後才出現,因此需要思考改善骨頭環境的治療。

現在健保都有給付影像學的檢查,通常會先用骨頭掃瞄來看,當骨頭掃瞄還無法確認的時候,再以核磁共振做鑑別診斷,幾乎就能肯定到底有沒有癌細胞了。骨頭掃瞄是比較敏感的檢查,所以有些人曾經摔倒、撞到,在骨頭掃瞄就會顯影,而有些人老人家脊椎退化、腰椎退化,這些承重部分的損傷,在骨頭掃瞄時如果看到顯影,需要仔細判斷看到底是癌症的侵蝕,還是老人家的退化表現。如果骨頭掃描跟核磁共振都還是不能判斷,那唯一能做的就只剩下切片了,需要把骨頭上的陰影挖下來化驗。

在治療上,保骨針當然還是需要搭配其他化療之類的藥物,骨頭轉移的病人,通常也不會只有單純的骨頭轉移,可能肺、肝或其他器官也有轉移,因此在用藥上如果沒有化學治療跟其他輔助的藥物來治療,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惡化後又會向外侵犯。所以要多管齊下。現在癌症治療都是朝向多面向、聯合作戰的方式,像是化療,放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等,對整體的控制會好很多。而每個藥都用的時候,要怎樣搭配,還有怎麼減少副作用會比較合適和完美,就非常的重要了,這也是每個醫師在治療上,要累積經驗和精進的地方。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