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拉警報可能是維生素缺乏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聯安診所腸胃科暨功能醫學主治醫師王峰

常有失眠、無力、倦怠、記憶力變差的症狀嗎?這是現代人常見的亞健康問題,雖不致於影響器官健康,但確實影響工作與生活品質,令人感到困擾。

聯安診所腸胃科暨功能醫學主治醫師王峰表示,亞健康原因眾多,臨床上,維生素缺乏也會導致亞健康頻頻發生,他強調,「無病不等於健康」,若長期有抗氧化維生素不足的情形,引發頭暈、頭痛、焦慮、緊張、易怒、疲勞、失眠、視力模糊等,長期下來,恐引發其他疾病風險,如增加癌症、腦中風、動脈硬化等罹病機率,不可不慎。

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統計發佈的國人最新「營養健檢大數據」中發現,所有受測者體內抗氧化維生素普遍不足,其中又以維生素E最為缺乏,平均八成六受測者攝取不足,其次為維生素C,七成六不足,第三名則是維生素A,五成五不足。

國人最愛補充保健食品,據估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固定服用保健營養品,一年保健食品市場超過千億元,補充維他命、保健食品,衍然已成為全民運動,但為何體內抗氧化維生素仍普遍不足呢?王峰直指,可能是「吃了保健食品,卻沒有正確補充到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簡單而言,就是「補錯了」!

Less No.1 維生素E

許多人服用維生素E保健食品,主要成分為α-維生素E,而維生素E具有8種型態,各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根據國外醫學文獻表示,攝取過多的α-維生素E,可能會抑制δ或γ-維生素E的產生,導致其他形態維生素E含量不足。

此外,堅果攝取量嚴重不足,加上外食比率偏高,精製油攝取過多,也是導致維生素缺乏的主因之一。王峰表示,精製油為高溫氫化過的油脂會破壞維生素E,事後加工補入的又多是α-維生素E形態,導致維生素E其他形態嚴重缺乏。

維生素E屬於抗氧化營養素,能預防因自由基攻擊細胞膜所造成的細胞傷害,具有保護細胞的抗氧化能力,可降低缺血性中風風險;但美國研究發現,攝取過量維他命E,會提高出血性腦中風風險22%,加上維生素E屬脂溶性維他命,過量服用會蓄積體內無法代謝,造成健康危害。維生素E廣泛存在堅果類,如葵瓜子、腰果、杏仁、核桃、小麥胚芽、玄米油等,日常若能夠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是不會有缺乏的現象。

Less No.2 維生素C

維生素C的不足,可能跟現代人常處於高壓力、空氣污染等生活環境,使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需要消耗更多的維生素對抗發炎反應有關。再加上,維生素C在人體內代謝時間快、國人蔬果攝取普遍不足,都是導致維生素C缺乏的可能原因。

研究指出,維他命C有助於膠原蛋白合成,讓皮膚緊實有彈性、並促進組織修復;能夠保護身體免於氧化威脅,提高免疫機能,對抗外來的細菌或病毒;還能協助腎上腺素的分泌,對抗壓力與緊張。

維生素C缺乏時可能造成壞血症,如牙齦容易出血等,但攝取過素恐導致腹瀉、噁心、增加腎結石風險。建議從天然食物攝取較好,王峰提醒,維生素 C主要來源是水果與蔬菜,如芭樂、彩椒、番茄、柳丁、木瓜、奇異果、鳳梨、葡萄柚、檸檬、蘋果等,都是很好的維生素C來源。

Less No.3 維生素A

而維生素A不足,王峰推測可能跟「補充胡蘿蔔素即等於補充維生素A」的迷思有關。常吃的紅蘿蔔具有豐富的胡蘿蔔素,但是進入到體內後,尚需要維生素B2、B3、鐵、鋅等營養素的幫助,才能順利轉換成維生素A,但轉換率僅約5~10%左右,成效不彰。

維生素A是保護眼晴和增進視力不可缺少的營養素。倘若缺乏,會導致乾眼症,甚至引發結膜炎和夜盲症;其次,也會影響造血功能,出現貧血、免疫力降低等。但若攝取過量,會出現肝功能異常、骨密度降低、中樞神經異常等;此外,懷孕期間攝取過多維生素A,可能造成胎兒顎裂、心臟發育畸形,出生體重低下,甚至流產。

王峰建議,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維生素A,比較不會有攝取過量的問題,也能同時吸收其他有益營養素,如肝臟、起士、蛋、肉類、紅蘿蔔、青花菜、菠菜等。

© 2021 健康醫療網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