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神經退化 早期運動障礙易忽略

巴金森氏症發生率 隨年齡逐漸增加

巴金森氏病是神經退化疾病盛行率第二名,盛行率約千分之一,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50至79歲為高危險族群,男女發病率約為5比4;醫師表示,巴金森氏症的發生率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早期症狀包括手部震顫、肢體僵硬及動作遲緩等運動障礙,但因容易控制,往往被忽略病情。

完整治療照護 助巴金森氏症患者甩開病痛

為了照護更多巴金森氏病人,安南醫院成立巴金森氏病人暨運動不能病友會,提供給患者完整的照顧計畫六大方向外,未來神經科醫師或個管師也會提供精確資訊和病人交流,可望造福更多大台南巴金森氏症及運動不能的病友;臺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蔡銘駿指出,目前院內照顧診斷為巴金森氏病已有606個案,而診斷為巴金森氏症候群已有1,229位個案,可見照護需求量。

照顧計畫六大方向 精確用藥預防惡化

巴金森氏病人暨運動不能病友會的照顧計畫六大方向,除了給予輔以精確儀器診斷的正確診斷外,也重視藥動藥理及副作用,達到精確用藥預防惡化目標,並將持續秉持定期臨床症狀評估,包括UPDRS量表追蹤、腦部Tc 99m Trodate-1追蹤等惡化監控,且提供併發症預防等臨床即早診斷,配合步態訓練、生活功能訓練等加強復健,最後提供最完整運動不能治療,透過藥物治療、遲發性運動不能肉毒桿菌治療等,協助患者減緩病痛。

早期發現正確診斷 避免症狀加劇

巴金森氏症到了晚期,會出現運動不能症狀,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無法自理生活,因此若能早期發現正確診斷,且正確用藥,同時嚴密監測運動不能的發生,就能避免病症加劇;蔡銘駿醫師指出,目前肉毒桿菌素注射可減輕症狀,且可進行深部腦刺激手術改善巴金森氏病人之運動障礙。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