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人」新福音 心臟節律器可接受MRI檢測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門、住診合計人數統計顯示,99年約有50萬人因心律不整問題就醫,其中逾4,000人進行心臟節律器植入手術!

台大心臟科主任醫師林俊立說明,根據歐美國家統計顯示,植入心臟節律器的患者,約有50%-75%的人因年紀增長伴隨其他疾病而被建議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以協助臨床上的進一步精確診斷。平均約5分鐘即有1位病患有此需求,且65歲以上患者,需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查的機率也隨之提升。林俊立醫師強調,因為核磁共振儀(MRI)檢測會產生強大的磁場,可能對目前的心臟節律系統帶來干擾及危害,隱藏著導線發熱、無法預測的心臟刺激或與心臟節律器產生交互作用等3大潛在風險,因此,病患需要另尋替代的檢測方法!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秘書長黃金隆醫師進一步說明,對於需植入心臟節律器的患者來說,心臟節律器最大的任務就是延續生命、維持正常心跳。心臟節律器主要提供:1.一定的節律將電刺激傳到心臟,使心臟有規律的跳動,隨身體活動等變化而調整自身節律,使之更接近正常生理狀況2.監測心律,透過心臟節律器時時刻刻監測患者的心跳速度,確保心臟規律地跳動,讓這群「鋼鐵人」提升生活品質,隨時掌握生活的脈動。

林俊立醫師表示,即將上市的新一代心臟節律器,為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檢測的SureScan™模式,經過12年的實驗室研發,是心臟病學及放射學的一項重大突破,導線設計經過嚴格測試與臨床試驗 (歷經十年),能減少與磁性物質交互作用,能夠讓患者無虞接受MRI檢測,同時也研發出更容易辨識新、舊式心臟節律器的設計,幫助醫療人員判別病患是否可接受核磁共振儀(MRI)的檢測!

台大內科主治醫師劉言彬醫師也強調,這個突破性的技術,不僅是許多其他心律不整患者的新福音,也是醫療人員們的一大利器,可幫助更多心律不整患者,獲得無虞的核磁共振儀(MRI)檢測機會,同時擁有更好的醫療、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推薦影音

▋關注我們

Back to top
copy sharing button